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小儿腹泻 > 2016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指南【史上最全/最新】(第四部分)

2016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指南【史上最全/最新】(第四部分)

2017-12-06 来源:最新最权威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又称为次柳酸铋、碱式水杨酸铋,具有止泻及抗溃疡作用,可用于急、慢性腹泻。但对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过敏者、患流感或水痘的儿童及青少年
  4锌制剂:由于急性腹泻时大便丢失锌增加、负锌平衡、组织锌减少,补锌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预后,减少腹泻病复发。推荐急性感染腹泻病患儿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共10-14d。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100mg、葡萄糖酸锌140mg。
 
  5益生菌制剂:益生菌微生态治疗可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对儿童急性感染腹泻病的疗效是中度的、菌株和剂量依赖性的(剂量>10^10–10^11菌落形成单位),特别是对某些病毒导致的水样腹泻效果更好,可有效缩短腹泻病程。
 
  推荐益生菌应用于急性水样腹泻。
 
  对侵袭性的细菌导致的炎性腹泻不推荐应用。
 
  推荐在疾病的早期给予益生菌治疗。对急性水样腹泻,强烈推荐布拉酵母菌、鼠李乳杆菌,推荐其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罗依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联合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可选择酪酸杆菌。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推荐应用布拉酵母菌。
 
  6其他临床常用口服药:
 
  6.1次苍片:旧时常用药,有次碳苍(次碳酸铋)和次硝苍(次硝酸铋),均为铋盐,为中和胃酸及收敛药,有保护胃肠黏膜、收敛止泻的作用,还对HP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改药口服仅微量吸收,用药期间舌苔和大便可呈黑色,可能引起暖气和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目前已基本不再用于小儿腹泻病的治疗。
 
  6.2复方地芬诺酯:又称为复方苯乙哌啶,主要成分为盐酸地芬诺酯、硫酸阿托品,可用于功能性腹泻,也可用于药物及慢性结肠炎所致的腹泻。其中地芬诺酯为人工合成的具有止泻作用的阿片生物碱。本药青光眼患者、与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或产肠毒素的细菌有关的腹泻患者(国外资料)、2岁以下儿童、孕妇、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脱水患者禁用或慎用。使用本药后可出现眩晕、头痛、嗜睡、坐立不安、欣快、抑郁和四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儿童还可能出现迟发性地芬诺酯中毒。过量服用本药可引起呼吸抑制和昏迷,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大脑损害或死亡。因此儿童使用本药必须慎重。儿童常规剂量(以地芬诺酯计):口服给药:2~5岁一次2.5mg,一日2次;6~8岁一次2.5mg,一日3次;8~12岁一次2.5mg,一日4次。
 
  6.3次水杨酸铋:又称为次柳酸铋、碱式水杨酸铋,具有止泻及抗溃疡作用,可用于急、慢性腹泻。但对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过敏者、患流感或水痘的儿童及青少年(包括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由感冒引起恶心、呕吐等患儿禁用或慎用。腹泻伴高热超过2日者的小儿应慎重使用本药。本药可引起一过性对人体无害的舌苔及大便变黑。儿童常规剂量:口服给药:2~24个月:一次0.5g,一日3次。3~6岁:一次0.75g,一日3次。6~9岁:一次I.5g,一日3次。9~12岁:一次2.25g,一日3次。
 
  6.4中药:中医辩证诊治腹泻可分为: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气阴两伤泻、阴竭阳脱泻等类型,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治疗原则。具体治疗方案请参考本公众号ekcg2014独家编纂的《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辑)》P《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
 
  7其他药物:如营养心肌细胞等治疗。
 
  (五)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家庭治疗
 
  无脱水征和轻度脱水征的患儿可在家庭治疗,医务人员应该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使家长在实施急性腹泻病家庭治疗时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给予患儿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2)补锌治疗;(3)尽早恢复饮食;(4)对病情未好转以及出现下列任何症状的患儿必须及时送医院:①腹泻剧烈,大便次数多或腹泻量大;②不能正常饮食;③频繁呕吐、无法口服给药;④高热(<3月龄38℃以上,>3月龄39℃以上);⑤脱水体征明显:明显口渴、眼凹、烦躁易激惹、萎靡;⑥便血;⑦年龄<6月龄、有慢性病史、早产儿、有合并症状等。
 
  (六)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
 
  1.急性腹泻病:
 
  1.1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1.2有效:治疗72小时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1.3无效:治疗72小时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2.迁延与慢性腹泻:
 
  2.1显效:治疗5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2.2有效:治疗5天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2.3无效:治疗5天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七)腹泻病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提倡母乳喂养
 
  3.积极防治营养不良;
 
  4.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5.接种疫苗:目前认为可能有效的为轮状病毒疫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