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小儿皮疹的分类及临床常见疾病介绍

小儿皮疹的分类及临床常见疾病介绍

2017-12-05 来源:最新最权威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玫瑰疹:多为病灶周围血管扩张所致。表现为一种鲜红色圆形斑疹,直径2~3mm,检查时拉紧附近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时又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为伤寒和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
  小儿皮疹的分类及临床常见疾病介绍
 
  皮疹为小儿常见症状及体征,多为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种类很多,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其他物质所致的过敏反应等。多数皮疹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等均有一定的规律性,据此可以协助诊断。
 
  1.斑疹:为真皮内血管扩张,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出也不凹陷于皮肤表面,按压可退色,一般直径小于2cm,如超过则称为斑片。可分为红斑(压之可退色)、出血斑(瘀点、瘀斑等,参考皮下出血章节)、色素斑(色素脱失或减退,参考颜色异常章节)。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ekcg2014获得更多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指南、专家共识以及电子书等。
 
  2.丘疹:为表皮或真皮浅层内血管肿胀,炎性细胞浸润,血浆、红细胞渗出,而且覆盖于皮疹上面的表皮细胞也肿胀、坏死,以后角化、脱屑,故凸出于皮肤表面,多为直径小于lcm的局限性、坚实性的皮疹,形态、大小、颜色深浅多有不同,常为圆椎形或小丘状,也可融合成片。如丘疹顶端有水疱成为丘疱疹。如相邻丘疹彼此融合,直径大于1cm,扁平隆起于皮面,成为板块。
 
  3.斑丘疹:在斑疹或斑片中心出现高出皮面的红色丘疹称为斑丘疹。
 
  4.玫瑰疹:多为病灶周围血管扩张所致。表现为一种鲜红色圆形斑疹,直径2~3mm,检查时拉紧附近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时又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为伤寒和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
 
  5.疱疹、脓疱、血疱:疱疹为表皮的棘状细胞变性、水肿,形成囊状细胞,继之发生野花、破裂,相邻细胞融合成空腔即为疱疹。细胞破裂完全时常为单房疱疹,细胞壁破裂不完全示可呈多方疱疹。疱疹内液体如为水性,则称水疱,起初常常透明,后因上皮细胞脱落和白细胞侵入而变浑浊。如腔内液体为脓性则称脓疱,如为血性则称血疱。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ekcg2014获得更多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指南、专家共识以及电子书等。
 
  6.大疱:大疱为棘状细胞层松解,细胞间桥变性、萎缩、断裂,棘状细胞间不能紧密连接而出现表皮内裂隙,真皮渗出液进入裂隙形成大疱,直径多超过0.5cm,腔内液体多为水性。
 
  7.风团:又称荨麻疹、风疹块,为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清渗出形成皮肤组织水肿,表现为稍隆起皮肤表面的局限性皮疹,中央为水肿区,挤压后可呈淡白色,周围雪中去多为玫瑰色红晕,常迅速出现和消失,常有痒感,多为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所致,见于各种过敏反应。如褐色或红褐色斑疹经过摩擦后出现风团则多提示为色素性荨麻疹。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