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孩子总喜欢“眨眼”“清嗓子”需警惕抽动症

孩子总喜欢“眨眼”“清嗓子”需警惕抽动症

2017-11-29 来源:儿研所感染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抽动症孩子因为怪异的动作会引起别人的歧视和嘲笑,易导致孩子变得自卑、暴躁,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敌对情绪,不能建立自尊、自信、健全的人格。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孩子用渴求的眼光眨巴着眼睛的时候,当他们学着大人“哼、哼”清嗓子等等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孩子非常可爱、好玩,但如果孩子频繁的做眨眼睛、清嗓子等奇怪的动作,您还觉得好玩吗?这时您需要警惕了,您的孩子可能得了“抽动症”。
 
  上小学的兰兰(化名),今年11岁,过年的时候因发热、咳嗽在医院里就诊治疗后,查查其他都好了,就老是有几声咳嗽,家长就带着孩子在多家医院呼吸科治疗,用过好些消炎药、雾化吸入等治疗,能用的药都用了,就是不见好,不定时的咳嗽几声,但是在晚上入睡后她就不咳了,有个医生说你一直不好,去小儿神经科看看吧。结果一查是“抽动症”在作怪,予治疗后好转。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
 
  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或其他行为症状。少数可持续至成年。其严重程度变异很大。病程不一,可为短暂性,或长期性,亦可为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害,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在不同的文化和种族中发病,其患病率为0.5‰,且大多数为轻症病例。大多数起病于2-12岁,5-10岁为发病高峰,至青春期逐渐减少;男女之比为3~9:1。近年来TS有增多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加上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有关。

  抽动症在临床上的表现是什么?
 
  抽动症的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可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通常以眼部、头面部的抽动为首发症状,初期表现为频繁且不自主的眨眼、歪嘴动作或摇头等,接着是挤眉、吸鼻、张口、吐舌、点头等,继而出现扭颈、耸肩、摆手、踢腿等,喉部发出“哼哼”声,时伴有不自主的尖叫。
 
  有些抽动症的孩子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有的则有两三种,严重的甚至有四五种。不少家长看到孩子的这些表现后,会认为是有了不良习惯,于是厉声呵斥,打压孩子,可是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以上症状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得了抽动症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经常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在课堂上无法专心学习,学习成绩普遍偏差。
 
  2、抽动症孩子因为怪异的动作会引起别人的歧视和嘲笑,易导致孩子变得自卑、暴躁,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敌对情绪,不能建立自尊、自信、健全的人格。
 
  3、容易引发强迫、抑郁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继发精神异常、恐怖、自残、自杀等精神行为的改变,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不利。

  抽动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呢?
 
  1、当孩子被确诊为抽动症后,家长要有信心。虽然此病治疗比较麻烦,但大部分预后尚好,解除心理因素可能会自然缓解。
 
  2、家长不可打骂孩子,避免夫妻吵架。不要在孩子抽动的时候注视孩子,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心理压力,要视而不见。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关系、建立自信,缓解压力。
 
  3、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老师给予孩子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避免让孩子运动过量,有一定危险的活动应有人在旁边照看。
 
  4、帮助孩子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5、注意合理的饮食。孩子饮食和正常儿童一样,但最好给予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勿暴饮暴食。不要喝含色素、添加剂的饮料,少吃瓜子、花生、油炸食物等零食,咖啡、巧克力也要少吃。
 
  6、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孩子症状复发或加重。
 
  7、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画面,对于重症者应避免看电视。避免使用电脑,如确有学习需要,每次使用电脑不宜超过0.5-1小时,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抽动症怎么治疗?
 
  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育阶段,抽动症不仅致使儿童行为异常,而且容易造成儿童心理损伤。目前治疗主要以心理行为治疗及药物治疗为主。心理行为治疗包括精神心理治疗:对儿童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家庭的干预、学习干预;行为治疗。其他还有神经调控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
 
  合理治疗抽动症,可使孩子跟正常孩子一样正常生活学习,身心健康的发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