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的遗传:传男不传女?不一定!
摘要:人类有46条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配成23对,其中一对是控制我们性别特征的,我们称之为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英文简称为G6PD缺陷症,是一种
遗传病。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确诊为G6PD缺陷症,那么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可能是G6PD缺陷患者或者携带者。
我们来看看它的遗传特征。
G6PD缺陷症是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符合性染色体遗传特征。
什么是X-连锁遗传病?首先,我们要简单复习一下人体的染色体。
人体之所以如此精准的成长是因为背后有一套精准的编码系统,我们称之为基因。染色体就是承载这些基因的物质。
注解:Cell细胞;nucleus细胞核;chromosome染色体;nucleotide:核苷酸
人类有46条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配成23对,其中一对是控制我们性别特征的,我们称之为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交出各自一般的染色体。例如:男性提供的是X染色体,那么和女性的X染色体结合,下一代为女孩;男性提供Y染色体,和女性的X染色体结合,下一代为男孩。
在其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也随之遗传给下一代,下一代是否患病,要看给出的那条染色体是否有致病基因。
G6PD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X染色体长臂2区8带),对于X-连锁隐形遗传病,理论上,携带变异基因的男性表现为G6PD缺乏,而杂合子(其中一条X染色体携带基因,另外一条X染色体正常)的女性临床表现通常正常。
但是,实际临床上,对于G6PD患者,杂合子女性的平均红细胞酶活性可能正常、中度下降或严重缺乏。
这时,我们需要使用一个遗传理论——莱昂化。
莱昂化:女性胚胎的每个细胞都有一条X染色体失活,并在后期的细胞分裂全过程中维持失活状态,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女性是幸运的有的是不幸的,人们称之为幸运的莱昂化。
G6PD患者出现杂合子女性的平均红细胞酶活性可能正常、中度下降或严重缺乏的原因。我们归因于莱昂化的程度和异常G6PD变异型的表达程度。
存在50%正常G6PD活性的杂合子女性具有50%正常红细胞和50%G6PD缺乏的红细胞。如果杂合子女性有此种缺陷红细胞,那么它们同男性体内酶缺乏的红细胞一样易于发生溶血。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X染色体发生失活偏移,杂合子女性的G6PD活性逐渐下降。因此,携带G6PD缺陷基因的老年女性发病率增加。
因此,对于G6PD缺陷的遗传特征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可能性:
男性患者,最常见,由携带该基因的母亲遗传给他。
女性患者,少见。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两条染色体都有致病基因;二是其中一条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根据莱昂化程度不同而表现为是否发病。
具体的遗传方式需要进行家系调查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