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鼻炎用药要当心,这些讲究须知晓!

鼻炎用药要当心,这些讲究须知晓!

摘要:本病属中医学的伤风鼻塞、鼻鼽、鼻槁、鼻渊等范畴。正气不足,表卫不固,外邪侵袭,肺、脾、肾等脏腑虚弱,或气血瘀阻等,是其致病因素。现代研究认为,汽车尾气、化妆品、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是引起鼻炎的主要原因。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性疾病,是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干燥性鼻炎等鼻腔黏膜性改变的总称。临床表现为鼻腔充血或水肿、鼻塞、流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伴有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靡等状况,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者会导致鼻咽恶性肿瘤。

  本病属中医学的伤风鼻塞、鼻鼽、鼻槁、鼻渊等范畴。正气不足,表卫不固,外邪侵袭,肺、脾、肾等脏腑虚弱,或气血瘀阻等,是其致病因素。现代研究认为,汽车尾气、化妆品、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是引起鼻炎的主要原因。

  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七类证候。

  一、外感风寒证

  交替或间歇性鼻塞不通,打喷嚏,说话带鼻音,常流清涕,咳嗽,痰稀薄,色白,伴恶寒,微发热,头痛,头胀,遇冷则症状加重,无汗,口不渴。检查可见鼻黏膜红肿淡红。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以鼻塞声重、喷嚏频作、头痛恶寒、咳嗽痰白为本证的辨证要点。常见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治宜疏风散寒,宣肺通窍。

  二、风热犯肺证

  持续性鼻炎,嗅觉减退,鼻燥咽干,鼻涕黄稠,擤出不利,气味臭,头胀不适,心烦耳鸣,并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头痛以前额为甚,咳嗽,有黄黏痰,甚则脓涕带血。检查可见鼻黏膜潮红而肿,有黄色分泌物。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以鼻塞、流黄涕而黏稠、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咳嗽痰黄为本证的辨证要点。常见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治宜疏风清肺,辛凉通窍。

  三、胆热上犯证

  鼻塞,呈间歇性,语声重浊,嗅觉减退,鼻涕黄浊黏稠,量多,如脓样,气味臭,头晕头胀,头痛剧烈,全身症见口苦咽干,面赤,目眩,咳嗽,痰少而黄稠,或有耳鸣,耳聋,心烦,急躁易怒,尿黄。检查可见鼻黏膜红赤、肿胀,眉间及颧骨部叩压痛明显。舌红苔黄,脉弦数。以涕出黄浊而黏稠、量多而臭、鼻塞、头痛较剧、口苦咽干、急躁易怒为本证的辨证要点。常见于急慢性鼻窦炎。治宜清胆泄热,化浊通窍。

  四、气滞血瘀证

  鼻塞,经常呈交替性,晚间卧床时下侧鼻塞加重,涕多黏白或黄稠,有时有黏性鼻涕或无鼻涕,嗅觉迟钝,伴有头胀头痛、咽干,因常用口呼吸而致咽干口燥,或有咳嗽多痰,疲倦气短。检查可见鼻窍黏膜增生肥厚,鼻甲呈桑椹状,肿实色暗,对血管收缩剂反应较差。舌质红,有瘀斑,脉弦数。以鼻塞呈双侧持续性、涕多黏白或黄稠、嗅觉迟钝、头胀痛、咽干为本证的辨证要点。常见于慢性鼻炎。治宜活血化瘀,散结通窍。

  五、脾经湿热证

  鼻塞明显,嗅觉迟钝,鼻涕黄稠量多,并见头痛头昏,头重如裹,脘满食少,四肢倦怠,尿黄。检查可见鼻黏膜红肿,肿胀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以涕下黄稠量多、鼻塞明显、嗅觉迟钝、头昏而重、脘满食少为本证的辨证要点。常见于急慢性鼻窦炎。治宜清热祛湿,芳香化浊。

  六、肺脾气虚证

  病程较长,鼻塞,涕多色白而黏,时多时少,嗅觉减退,身体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饮食减少,大便溏。检查可见鼻内黏膜淡红,肿胀明显。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以涕多色白而黏、鼻塞、嗅觉失聪、头昏目眩、肢倦乏力、食少便溏为本证的辨证要点。常见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治宜益气健脾,渗湿通窍。

  七、肺肾阴虚证

  鼻腔干燥,鼻涕变稠厚,分泌物多结,或见绿色涕痂,鼻或鼻咽部时作干痛,或有异物感、刺痒感,嗅觉减退,鼻塞,以致患者经常揉鼻、挖鼻,涕痂脱落时则通气良好,易出轻微鼻血,或涕中带血,或混合血痂,可伴目眩,耳鸣,健忘,失眠,腰酸,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咽干,口渴,干咳少痰,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以鼻塞日久、不辨香臭、目眩耳鸣、五心烦热、咽干口渴为本证的辨证要点。常见于慢性鼻炎中的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治宜滋阴养血,清肺润燥。

  对证选药

  一、外感风寒证

  【选用成药】

  ①川芎茶调颗粒;②鼻通宁滴剂(外用药)。

  【成药配伍举例】

  外感风寒所致的鼻炎,其症重者,可用川芎茶调颗粒合通宣理肺颗粒合鼻通宁滴剂(外用滴鼻)。川芎茶调颗粒、通宣理肺颗粒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冲服,早、晚各服1次,同时外用鼻通宁滴剂滴鼻。

  【药茶送服】

  方1:苍耳子10g(捶碎),辛夷花6g(捶碎,纱布袋装)。

  方2:荆芥10g,防风10g。

  方3:紫苏叶10g,葱白5根(捣烂),生姜3片(捣烂)。

  方4:苍耳子10g(打碎),辛夷花5g(捶碎,纱布袋装),金银花3g,菊花3g,玫瑰花5g,绿梅花3g。

  方5:辛夷花3g(捶碎,纱布袋装),藿香10g。

  二、风热犯肺证

  【选用成药】

  ①辛夷鼻炎丸;②千柏鼻炎片;③鼻炎片;④辛芳鼻炎胶囊;⑤香菊胶囊;⑥滴通鼻炎水(外用);⑦鼻炎滴剂(外用)。

  【成药配伍举例】

  风热犯肺所致的鼻炎,其症重者,可用辛夷鼻炎丸合千柏鼻炎片合滴通鼻炎水(外用滴鼻)。辛夷鼻炎丸、千柏鼻炎片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送服,早、午、晚各服1次,同时外用滴通鼻炎水滴鼻。

  【药茶送服】

  方1:桑叶10g,菊花10g。

  方2:薄荷10g,淡竹叶10g。

  方3:桑叶10g,薄荷10g。

  方4:蝉蜕15g。

  方5:薄荷10g,蝉蜕10g。

  三、胆热上犯证

  【选用成药】

  ①鼻窦炎口服液;②鼻炎康片。

  【成药配伍举例】

  胆热上犯所致的鼻炎,其症重者,可用鼻窦炎口服液合龙胆泻肝口服液。二药同服,早、午、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白茅根15g,芦根15g。

  方2:金银花15g,薄荷10g。

  方3:菊花10g,薄荷10g,栀子10g(捶碎)。

  方4:柴胡10g,栀子6g(捣碎),辛夷花5g(捶碎,纱布袋装)。

  方5:苍耳子6g(捶碎),黄芩6g(捶碎)。

  四、气滞血瘀证

  【选用成药】

  ①千柏鼻炎片;②都梁软胶囊。

  【成药配伍举例】

  气滞血瘀所致的鼻炎,其症重者,可用都梁丸合千柏鼻炎片。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送服,早、午、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红花10g,葱白3根(捣烂),生姜3片(捣烂),红枣3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2:川芎10g(打碎),薄荷6g。

  方3:白茅根30g。

  方4:当归10g(切片),川芎6g(打碎)。

  方5:赤芍10g(捶碎),川芎10g(捶碎)。

  五、脾经湿热证

  【选用成药】

  藿胆丸。

  【成药配伍举例】

  脾经湿热所致的鼻炎,其症重者,可用藿胆丸合鼻窦炎口服液。藿胆丸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送服,同服鼻窦炎口服液,早、午、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刺蒺藜10g,防风10g。

  方2:辛夷6g(捶碎,纱布袋装),桑白皮10g(切丝)。

  方3:鱼腥草15g。

  方4:苍耳子10g(捶碎),辛夷6g(捶碎,纱布袋装),黄芩10g(捶碎)。

  方5:藿香10g,茵陈10g。

  六、肺脾气虚证

  【选用成药】

  通窍鼻炎片。

  【成药配伍举例】

  肺脾气虚所致的鼻炎,其症重者,可用玉屏风颗粒合参芪片合通窍鼻炎片。玉屏风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参芪片、通窍鼻炎片,早、午、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黄芪15g(片),防风10g。

  方2:黄芪12g(片),甘草6g(片)。

  方3:黄芪10g(片),辛夷花5g(捶碎,纱布袋装),金银花3g,菊花3g,玫瑰花5g,绿梅花3g。

  方4:苍耳子10g(捶碎),辛夷花6g(捶碎,纱布袋装),黄芪(片)15g。

  方5:党参10g(切片),苍耳子10g(捶碎)。

  七、肺肾阴虚证

  【选用成药】

  ①百合固金丸;②六味地黄丸;③麦味地黄口服液;④参麦地黄丸。

  【成药配伍举例】

  肺肾阴虚所致的鼻炎,其症重者,可用百合固金丸合参麦地黄丸。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合方4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桑叶10g,麦冬10g。

  方2:玄参12g,麦冬12g。

  方3:沙参10g,刺蒺藜10g。

  方4:墨旱莲30g。

  方5:沙参15g,辛夷花3g(捶碎,纱布袋装),金银花5g,菊花5g,玫瑰花5g,绿梅花3g。

  小结

  1、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性疾病。外感风寒证宜首选川芎茶调颗粒;风热犯肺证宜首选辛夷鼻炎丸;胆热上犯证宜首选鼻窦炎口服液;气滞血瘀证宜首选千柏鼻炎片;脾经湿热证宜首选藿胆丸;肺脾气虚证宜首选通窍鼻炎片;肺肾阴虚证宜首选百合固金丸。各类证候的鼻炎,均宜采用成药配伍与药茶送服,同时宜内服药与外用药并举,以提高疗效。

  2、注意事项:①平素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多接触新鲜空气;②注意环境卫生,减少粉尘污染,应加强保护,防止粉末刺激;③注意饮食卫生,平素切勿过食辛辣刺激之物及鱼虾,宜多食蔬菜、水果;④冬春易发病季节,可服用板蓝根颗粒,以预防伤风鼻塞;⑤保持鼻腔清洁,积极防治鼻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