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的早期发现
摘要:典型的孤独症诊断并不困难,但在婴幼儿早期发现还是有困难的。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文献研究显示: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在婴幼儿早期可以表现出一些可疑迹象,为早期筛查提供了警示信号。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由于神经
发育异常导致的发育障碍,以社会交交往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兴趣狭窄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感觉功能异常。
致病因素至今不明确,研究显示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育性障碍,是一种多基因
遗传、复杂性的疾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世界各国关于ASD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递增趋势。1943年,美国儿童
精神病学家Kanner首次描述孤独症时,该病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发展,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报道:2014年美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达到了惊人的1/68。我国目前尚无ASD患病率的全国性报告。ASD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4~8∶1)。
孤独症是目前导致儿童残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致残程度较严重的疾病,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孤独症以社会交往障碍、局限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狭窄为核心症状,常伴有感觉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没有目光对视,叫名字不反应,不听指令,不能建立伙伴关系,不会玩假扮游戏。语言落后,重复语言,鹦鹉学舌,自言自语,不能理解别人的姿势和面部表情的意义。刻板重复行为,兴趣狭窄,如反复开关门,把玩具摆成排等。
典型的孤独症诊断并不困难,但在婴幼儿早期发现还是有困难的。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文献研究显示: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在婴幼儿早期可以表现出一些可疑迹象,为早期筛查提供了警示信号。
早期可疑迹象
孤独症谱系障碍在婴幼儿时期即表现出许多早期可疑信号,如易怒、哭闹,不易安慰,或过于安静,不寻求妈妈的关注。眼神接触差、注视物体的兴趣强于注视人的兴趣,常关注一些无生命的小物品。极少以笑容应答别人的微笑或逗弄,反复的咿呀发声少。看到妈妈不会出现期待性微笑,不会追视或关注周围的人。叫名字反应差,对玩具兴趣少。不会用食指指物,缺乏分享、互动性表达少,缺乏共同注意和参照行为。缺乏模仿,玩玩具方法单调。不理解别人的面部表情,不会点头表示同意。部分患儿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协调性差。
在婴幼儿早期很难找到典型的孤独症的表现,但应根据婴幼儿的发育规律,及时发现能力发展不足的表现,及时发现孩子“没有”什么行为,并给予及时关注。
文献研究显示:以下表现可作为警示指标:
(1)6个月后不能被逗乐(表现出大声笑),眼睛很少注视人
(2)10个月左右对叫自己名字没反应,听力正常:
(3)12月对于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4)16月不说任何词汇,对语言反应少,不理睬别人说话;
(5)18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指向,没有显示参照与给与行为:
(6)24月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
(7)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
如发现可疑迹象,应及时找医生检查。
早期干预
康复教育训练是目前唯一确定最有效的方法,而成效的关键是尽早干预,以充分利用大脑早期发育的可塑性。尽管孤独症的症状多数在婴幼儿时期已渐渐显现,但2岁前确诊孤独症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孤独症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婴幼儿时期是
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小月龄的婴幼儿如发现可疑迹象,但也很难做出确切的诊断,不要等待明确诊断,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是根据患儿的发育状况,遵循婴幼儿的发育规律,引导患儿主动参与意识,帮助家长在日常照料和游戏过程中及时捕捉和回应孩子的反应。给予适当的环境刺激,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孩子带到丰富的社会互动中去,避免患儿整天隔离在自己的环境中。
研究表明,始于两岁以内的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SAD的预后,而如果早期干预再提前一年,在这时,婴儿的问题行为尚不突出,较同月龄儿发育差距不十分明显,同时又是婴儿神经系统可塑性的最佳时期,干预的疗效是可以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