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床症,儿童遗尿症的原因
摘要:尿床与遗传有关,若父母双方有尿床史则孩子发生尿床机率为75%,若父母有一方有尿床史则孩子发生率为44%,若父母双方均无则仅15%。
儿童遗尿症的原因:
是小儿尿床的常见原因,如小儿白天过度疲劳,晚上睡前过于兴奋,遭受惊吓或者突然换新环境等。
2.父母的因素:
小儿尿床与父母对其不正确教养习惯有关,实际上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接受排尿训练,如果给孩子用纸尿裤时间太长,夜里又没有叫醒孩子去厕所的习惯,都会导致小儿没有良好的控制排尿的习惯,而出现尿床。所以应勤给孩子更换尿布,大一点时就进行把尿训练,防止儿童遗尿症的发生。
3.疾病因素:
绝大多数尿床为功能性病变,是由于大脑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引起。部分儿童因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少数小儿患有蛲虫病、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隐性脊柱裂、癫痫、大脑
发育不全等疾病,但所占比例较小。
尿床与遗传有关,若父母双方有尿床史则孩子发生尿床机率为75%,若父母有一方有尿床史则孩子发生率为44%,若父母双方均无则仅15%。
孩子尿床纠正措施:
一、遗尿症
年龄在5周岁以上或智龄在4岁以上,觉醒时或入睡后,仍不能控制排尿;
5岁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不是由
神经系统损害或
药物引起。
二、孩子习惯
1、睡觉前一定要让孩子上厕所,睡前一个小时尽量不要吃水果或喝太多的水。
2、每隔一段时间(根据自己孩子排泄的周期)叫醒孩子上厕所,一定要叫醒,让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正确的地方上厕所,而不是迷迷糊糊在床上。
三、纠正措施
1、行为治疗:从治疗第1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以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1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1次。
2、膀胱功能锻炼: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3、建立条件反射: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并鼓励患儿自己去厕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