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舒目镜为什么能戴眼镜治近视?

舒目镜为什么能戴眼镜治近视?

2017-08-08 来源:润宝康儿童健康调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例子:家中有镜子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拿着手电筒从一侧照镜子,光线会从另一侧反射出来。这就是光线反射的情景。
  新视明舒目镜和复合镜都是采用的三棱镜原理,这两类眼镜一般都称为近视防控镜,又称为“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地向内的三棱镜”,也就是通过凸透镜再加三棱镜。润宝康新视明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能够戴眼镜治近视的原理是啥。
 
  1)光线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在介质交界面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被反射回原介质的光线,称为反射光线,入射到交界面的光线称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例子:家中有镜子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拿着手电筒从一侧照镜子,光线会从另一侧反射出来。这就是光线反射的情景。
 
  2)光线折射
 
  光线就像发射的箭,是照直前进的,对于透明介质(空气、水、玻璃等)都能穿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密度不同,传播速度也不同,光线会在界面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线折射。
 
  例子:当我们把一根筷子插入盛满水的玻璃杯中,筷子会发生弯曲的现象,这是光线折射的情景。
 
  备注:折射现象中光线能穿透,反射现象中光线无法穿透。这是区别两种现象最关键的一点。
 
  3)视光学中的屈光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大家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光线弯曲了,所以叫屈光)。
 
  4)视光学中的屈光力
 
  光线在界面偏折的程度称为——屈光力(简称为D)
 
  5)、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原理
 
  透镜都有折射光线的作用,也就是说,透镜都有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功能。凹透镜可以让透过的光线发散,凸透镜可以让透过的光线会聚(如下图所示)。
 
  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可以在一定距离会聚成一点,这一点就称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点的距离就称为焦距(f)。凸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就是该凸透镜的屈光力,眼科学中称之为屈光度(D)。(如下图3.1-4所示)
 
  即D=1/f
 
  假如焦距(f)为2米,则屈光度(D)=1/2=0.5D
 
  假设焦距(f)为1米,则屈光度(D)=1/1=1.0D
 
  屈光度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镜片的屈折力单位,1D相当于平常我们所说的100度。
 
  人眼成像原理和凸透镜完全相同。构成人眼凸透镜的主要有角膜和晶状体。
 
  角膜是不会收缩的,所以屈光力是固定的(还记得屈光力的定义吗?)。而晶状体的屈光力是随着看远看近不断变化的(看远的时候,晶状体保持原状,人眼不会疲劳。看近的时候,晶状体会依靠自身弹性趋向球形,凸度变大,使近距离物体发出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角膜、晶状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7)、近反射的三联动
 
  当我们看近时,眼睛要想让5米之内的物体反射出来的光成像在视网膜上(必须聚焦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单凭晶状体调节一种功能是不行的,这时候双眼要发生三个动作:调节、集合、缩瞳。
 
  1、眼球的调节: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弯曲度)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处物体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看近时,晶状体依靠自身弹性趋向球形,使凸度变大,屈光力增强,近处物体的影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2、眼球的集合:看近处物体时,两眼球会一致向内转,使视线对准近处目标。
 
  3、缩瞳。瞳孔缩小能使物体在视网膜成像保持轮廓清晰,就像照相机缩控光圈能使影像轮廓分明一样,同时也减少了近处物体反射的光线对眼睛的刺激。
 
  调节、集合、缩瞳三个动作协调一致,配合默契。
 
  近视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大家可以理解为光线聚焦过早,所以近视患者配戴的眼镜都是凹透镜,让进入眼睛的光线变得更散一些,聚焦的更晚一些,使之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远视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大家可以理解为光线聚焦过晚,所以远视患者配戴的眼镜都是凸透镜,配合人眼的晶状体这个灵活的凸透镜,让进入眼睛的光线能提前会聚一些,使之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8)、近视是如何形成的
 
  正常人对于5米之外物体发出的光线,其眼睛是无需调节的,对于5米之内物体发出的光线才需要调节(大家可以理解为在看5米之外的物体时,人眼中的晶状体是静止不动的;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才会弯曲变厚)。当双眼同时看一个较近的物体时,除有眼睛的调节外,双眼球同时还向内转动,这种作用叫眼的集合。
 
  正常人的眼睛调节和集合是一致的,调节力越大,集合作用越强。而近视眼在看近处物体时,两者是不一致的,集合力大于调节力,所以容易引起视疲劳(大家可以理解为近视眼看近时黑眼珠过于向中间鼻梁靠近了,而晶状体弯曲的还不够)。
 
  如果经常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眼睛过度调节,就会形成调节痉挛。也就是说,无论看近看远,晶状体的屈光力始终过强(看远时晶状体也会弯曲,无法恢复原状),即形成了调节性近视,也就是假性近视。进一步发展则成为真性近视。因看近时,为了看清目标,除了眼的调节外,同时伴有眼的集合,即两眼球向内转动,眼球壁外面附着的眼外肌则压迫眼球壁,使之向后延伸,时间久了,眼轴便被拉长,从而形成真性近视。
 
  9)、舒目镜的三棱镜原理
 
  以上图为例,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的新视明舒目镜,它综合了近视成因最重要的“调节学说”和“近代偿学说”,通过特殊的光学透镜设计,用凸透镜观察近目标使睫状肌调节放松,并且解决了调节与集合的矛盾。利用镜片的光学原理改变入眼光线的几何特性,将青少年儿童大量的看书写字等“视近”作业巧妙转化为有益眼睛的“望远锻炼”,真正做到安全有效。
 
  上面过于专业化的讲解,相信很多盟友听了还是不明白,那笔者用更通俗的话语再阐述一遍。
 
  因为学生读写作业时入眼光线是发散的光线,看远时入眼光线是平行的光线。平行光线入眼后不用调节(晶状体无需弯曲)恰好成像于正常眼的视网膜上,而发散的光线进入正常眼后必须动用调节(晶状体必须弯曲)才能成像到视网膜上。长期动用调节就会导致眼睛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激发近视眼。而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可使发散的光线变成平行光线入眼,因此看书就不用调节了。这是新视明舒目镜制作过程中必须要使用低度凸透镜的原因。
 
  看近时不仅需要调节,两只眼还得对准近处的字才可以。所以看近时两眼的视线还得集合。正常眼看近时既需要调节又需要集合,调节和集合是同步进行、协调一致的。所以只使用凸透镜还不行,因为凸透镜只能使眼睛不调节,还得通过三棱镜,改变入眼光线的方向。因为看近处目标时,光线是斜向进入双眼的,两只眼球也必须协调一致向鼻梁中间倾斜才可以(集合)。斜向进入双眼的光线一碰到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就会变成直入两眼的光线,即平行光线,这和望远时进入双眼的平行光线完全一致。
 
  所以配戴这种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原理的舒目镜,读书写字就等于看远了。学生在学校读书时,眼睛就像回到野外去看远了一样。学生看一天书等于望远一天,天天看近等于天天看远,边学习边治疗近视。因此就从根本上排除了引起近视眼的病因。
 
  各位朋友,您看明白了吗?需要这款神奇眼镜的亲们可以来店验光配镜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