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抽动症图片

抽动症图片

2017-08-04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家长和周围人的爱心可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改善。几乎所有病人在精神有压力时症状都会加重,患者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物时,抽动症状可减轻。
  在对抽动症患儿的护理中,家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家长不能冷静客观的看待抽动症,带着负面情绪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护理孩子,会更加加重患儿心理负担和病症。那么,儿童得了抽动症该如何护理呢?
 
  1:心理护理
 
  家长和周围人的爱心可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改善。几乎所有病人在精神有压力时症状都会加重,患者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物时,抽动症状可减轻。
 
  因而一般认为本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社会心理状态的各种因素与抽动症状的减轻或恶化有一定关系。因此,家长要尊重患儿,多一些鼓励和引导,少一些批评和指责。
 
  抽动症病情较轻者:家长应鼓励患儿多出外玩耍,多交朋友,期望形成外向性格,以最大限度减少抽动症带给患儿的不良影响。
 
  抽动症病情较重者:家长应发挥亲情关系的优势,主动亲近孩子,与之谈心,沟通心理,帮他解开心中的暗结,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尽量避免周围环境、社会上的鄙视和嘲笑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2:行为护理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从规律性的作息时间。让患儿少看电视、少上网。夫妻吵架、激烈动画片及电影、紧张惊险的小说等均对孩子不利,家长要尽量避免此类因素对患儿的影响。
 
  个别患儿有自残及伤害他人行为,家长要把利器、木棒等放在适当位置,不让孩子容易拿到。
 
  3:饮食护理
 
  抽动症患儿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以免更耗阴精,更助阳亢之势。另外少喝可乐、浓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及带色素的饮料,少吃方便面,膨化食品、奶酪、巧克力等含有防腐剂的食品。
 
  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服药期间特别注意尽量少吃姜、葱、蒜、羊肉、驴肉、海鲜、生冷食品等、忌烟酒,禁服绿豆汤。
 
  4:兴趣爱好
 
  避免孩子有高强度运动或玩耍,多培养画画、看书等柔和的兴趣爱好。
 
  患儿父母健康教育
 
  1.对于抽动障碍患儿所伴发的症状,如学习困难、情绪焦虑、强迫行为、攻击行为等应教父母对患儿进行正面教育,关心体贴他们,并积极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
 
  2.对病因的了解:此病的病因迄今不明,既往研究认为有遗传、器质性、躯体、心理等因素有关,本调查发现抽动障碍的患儿往往与心理因素及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有关,部分患儿往往在感冒后症状加重,针对此原因,使父母了解到此病的诱发因素,使父母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避免对孩子进行指责、谩骂等方式,另外在患儿感冒时由于抽动症状加重,可配合服用治疗感冒药物使症状减轻。
 
  3.行为治疗:抽动障碍患儿所出现的症状往往在短时间内可自行控制,当患儿在上课注意力集中时或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症状可暂时消失。根据此情况,可教给父母进行正确的行为治疗,当患儿出现各种抽动症状时,父母保持平静的心态,给予漠视、不理睬等方式,同时可利用各种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如给其讲故事、与其交谈学校的情况等,使其注意力转移,从而减轻抽动发作次数。
 
  4.正确认识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据调查93.0%的患儿父母对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均无认识,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现眨眼、挤鼻等临床症状时,往往误认为孩子调皮、出怪相,不时指责、谩骂甚至殴打孩子,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有些患儿在与父母就餐或看电视时,担心父母注视自己,而心情紧张恐惧、焦虑不安,从而使抽动症状加重,不利于患儿的康复。为此必须让父母认识到,患儿的症状表现是疾病所致,而不是故意出怪相,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5.积极配合药物治疗:患儿服用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往往易出现锥外系反应,使家长感到恐惧不安而终止药物治疗,为此要给患儿的父母讲解药物常见的副反应,出现副反应后如何处理等知识。一般在患儿服药一周后症状明显减少或消失,有些父母怕服药后影响孩子的学习,而自行停药,使症状出现,应教育父母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识,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提高服药依从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