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小儿推拿治疗肚子痛

小儿推拿治疗肚子痛

摘要: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
  弘扬中医传统文化,推广绿色疗法小儿推拿,开设中医育儿公益讲座,小儿推拿妈妈班,开店专业班。了解更多中医育儿知识,小儿推拿知识.请关注公众号“wxxetn”详情请联系QQ:550551883微信号:hongdoushan
 
  妈妈们,听说过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吗?是近二、三年来在临床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有增长的趋势,好发年龄以7岁的患儿多见。其临床特点为脐周及小腹痛,其时间多发在2—5分钟左右,好发在活动后或晨起及饭后,饮食失节时。
 
  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上一般先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然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腹痛以肚脐周围多见,也可能比较弥漫,非阵发性,持续性腹痛,孩子说不出确切的疼痛部位。体检时脐部及右下腹可有轻压痛,但范围比较广,压痛点可不固定,偶可扪及小结节样肿物。
 
  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
 
  儿童感冒可诱发肠系膜淋巴结炎有些感冒发烧的孩子,总是指着肚脐眼周围说“肚子疼”,疼痛不是很剧烈,但是每次感冒发烧基本都会发生腹痛,腹部B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为“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中医的腹痛、瘰疬范畴。
 
  其病多见于易感儿,反复发热者,素体热较重的患儿,多为恣食生冷、肥甘、鱼腥、油腻之品,少食蔬菜的肺胃积热的患儿这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今天第2个案例宝宝,肚子痛,医院检查右侧腹股沟区大血管旁淋巴结肿大,舌头中部厚白,草莓点,有水,脸色黄,昨晚夜里1点,大便稀,色黄有泡沫,味臭,有口气,手心热,打嗝,吃饭不好,小便正常。
 
  家长带孩子到中医院看病,医院检查右侧腹股沟区大血管旁淋巴结肿大,给开了《小儿醒脾养儿颗粒》和《益生菌》。
 
  妈妈思考:中医大夫为什么给开这种药?
 
  再提一个问题,醒脾颗粒和健脾丸、归脾丸有什么区别?
 
  归脾丸可以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等症!
 
  健脾丸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等症!
 
  醒脾丸是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精神不振等症的!
 
  通过看这三位药的区别,醒脾丸的作用主要调理小儿脾胃虚弱的。临床证明,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很好疗效。所以这个病位在肠道,病因在脾胃上。
 
  对于这个病中医的看法:其病机为饮食不节,食滞积热,壅塞肠道,郁久而发,这是儿童消化系统的一种疾病。
 
  因此治疗原则是:宽肠化滞、理气止痛。
 
  这个病例的按摩思路和方案:足三里是临床当中最常用的一个治疗点。一般孩子肚子痛时,腹部多拒按,所以建议从远端取穴。足三里的功能是健脾和胃。
 
  腹痛一般还要取一窝风和拿肚角,这两个穴位专治腹痛。
 
  所以老师在治疗这个肠系膜淋巴结炎时采用了健脾理气止痛的方法;
 
  取穴为:补脾、二马、三关、一窝风足三里肚角捏积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