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世界肾脏日:当心孩子肥胖引起肾病!

世界肾脏日:当心孩子肥胖引起肾病!

2017-07-05 来源:诺亚医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肥胖的诊断标准世界各国虽有所区别。但均以BMI(体重指数)作为诊断指标。BMI计算方法: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
  肥胖仔女快速增多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肥胖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2000年全国7~22岁的城市儿童的肥胖率分别为5.72%(男)和2.94%(女),农村分别为1.90%(男)和1.15%(女)。其增长趋势以男童肥胖为例,2000年比1985年增长近20倍(城市)~30倍(农村)。儿童时期的肥胖,终将成为成人时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同时还会导致肾脏的损害。
 
  肥胖还会导致肾病?是的,你没有听错!
 
  今年3月9日是第十二届世界肾脏日,主题是“肥胖与肾脏疾病”。肥胖与肾脏疾病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肥胖?对肥胖引起肾病该如何判断及治疗呢?下面儿科及肾病专家杨华彬博士为您一一揭晓。
 
  2
 
  测一测,你的孩子是否肥胖了?
 
  对于肥胖的诊断标准世界各国虽有所区别。但均以BMI(体重指数)作为诊断指标。BMI计算方法: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
 
  >>>>
 
  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
 
  是以西方人群的研究数据为依据制定的,BMI25.0~29.9为超重,BMI≥30为肥胖。
 
  >>>>
 
  亚洲学者定义的肥胖标准
 
  建议在亚洲人群以BMI23.0~24.9为超重,BMI≥25为肥胖,但这个重新定义的依据并未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数据。
 
  着急想知道自己胖不胖?标准来啦~
 
  >>>>
 
  2002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标准
 
  建议中国成人以BMI24.0~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由于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变动期,其形态指标包括体重、身高、上臂围、皮下脂肪等不断发生变化,尽管生长总趋势是一致的,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增长幅度并不相同,从而使儿童青少年肥胖状况分类变得比较复杂。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于2003年正式推出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
 
  3
 
  肥胖导致肾病,咋诊断?
 
  早在1974年Wcfisinger等首先报道严重肥胖的成年患者可伴大量蛋白尿,病理研究已证实肥胖可引起肾脏损害,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病”。
 
  2001年有学者提出诊断标准:
 
  1
 
  肥胖,BMI>30
 
  2
 
  肾病理形态学特征
 
  肥胖相关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伴肾小球肥大;或者是单纯肥胖相关肾小球肥大。
 
  3
 
  除外其他因素
 
  (包括艾滋病毒感染、滥用海洛因、孤立肾、先天性心脏病、镰刀形红细胞疾病、肾发育异常等疾病)引起继发性FSGS,且发生于肥胖患者;其他已知的原发性或继发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硬化等肾小球疾病也应排除。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成人及老年人各阶段肥胖患者均可以发生肥胖相关性肾病。
 
  肥胖相关性肾病可表现为蛋白尿或微量蛋白尿,仅有极少数为肾病综合征。约14%患者可有镜下血尿,部分病人有轻度水肿、高血压,可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甚至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肾功能不全。肾病理为肾小球体积增大伴FSGS,与单纯肾小球体积增大患者相比,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
 
  4
 
  肥胖导致肾病,咋治疗?
 
  由于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常常被漏诊或误诊,再加上其治疗忌用激素,因此,首先应对肥胖相关性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无论任何年龄,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时就应考虑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诊断。在这里肾科专家提出建议:
 
  (1)提高对肥胖和肾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2)“迈开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规律作息;
 
  (3)“管好嘴”:控制饮食,平衡膳食结构,避免过量高糖高脂食品;
 
  (4)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治疗,可明显减轻尿蛋白、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保护肾脏,延缓慢性肾损伤的进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