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呼噜真的没事儿吗?
不知从哪天起,宝宝睡觉的时候竟然发出了“呼噜呼噜”的鼾声,父母只觉得宝宝憨态可掬,甚是逗趣,也就不以为然。事实上,打呼噜并不是宝宝睡眠香甜的证明,相反很可能是宝宝睡眠出现了障碍。
宝宝打呼噜的原因是什么?
1.睡姿不正。
如果宝宝经常是仰卧的睡姿睡觉的话,则是由于舌根后坠而使得咽喉腔的空间变狭窄,从而导致宝宝睡觉的时候打呼噜。同时外界刺激对于宝宝打呼噜也不是没有影响,要知道良好的睡眠环境对于宝宝来说是异常重要的。
2.枕头高度不对。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由于骨头还很软,为了保护骨头所以不建议用枕头,但是到了3个月之后,宝宝就开始了学习抬头的历程,其脊柱的形状也开始往前形成自然的生理弯曲。为了随着宝宝的身体发育特征变化,宝宝的枕头高度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吞咽。
对于宝宝来说,千万不要在喂完奶之后就立即将宝宝放下,让他躺着睡觉。要知道就是成年人面对这种状况也可能造成咳呛,而宝宝没来的及咽下的奶则会淤积在喉咙的部位,引起宝宝打呼噜。
4.疾病。
宝宝咽喉部的扁桃体的肥大以及腺样体病变造成的异常肥大会造成宝宝喉部的堵塞,从而使得宝宝呼吸受到阻碍,呼吸不畅,从而导致打呼噜。
5.肥胖。
肥胖的宝宝脂肪比较厚,呼吸道周围被脂肪填塞,使呼吸无法顺畅,当软腭与咽喉壁之间的震动频率超过30赫兹时,就会出现鼾声。
宝宝打呼噜有哪些危害呢?
儿童打呼噜,有可能是患上了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OSAHS是指儿童在睡眠时由于上呼吸道塌陷或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发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
儿童OSAHS的高发期的第一阶段是:3-6岁,与此时期儿童出现扁桃体和腺样体生理性肥大的年龄相一致,即此时期患儿的呼吸暂停主要与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有关。
1.与睡眠的关系
OSAHS的患儿最易出现的表现是睡眠不安、呼吸费力甚至是张口呼吸,以及异常响亮的鼾声,但也有部分患儿无明显的打鼾症状。一部分患儿会出现异常的睡眠体位,颈项过伸、俯卧、膝胸卧位、半坐位、高枕支撑睡眠等。还有一部分患儿睡眠中有多汗、遗尿、夜游、夜惊、突然醒觉,并伴有啼哭、窒息、呻吟等。
2.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发育迟缓是生长发育期儿童OSAHS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包括身材矮小、体重偏低等。幼小的儿童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逆转。
3.与头面部发育的关系
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对患儿颌面骨的发育和牙列咬合关系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大多数儿童在4岁时将完成60%的颅面骨发育,到11岁时基本完成。但如果存在睡眠呼吸暂停,这些儿童常会在睡眠中鼻塞、张口呼吸而导致口鼻呼吸模式异常,使得患儿会出现上述的颌面骨发育问题。
4.异常行为
患有OSAHS的儿童,还可以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行为障碍,如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性格孤僻、表情呆滞、异常害羞、多动、易激惹、攻击倾向或叛逆行为。甚至还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智力行为、学习能力下降等。
如何赶走宝宝的“小呼噜”?
1.均衡宝宝膳食,10个月的宝宝要及时添加辅食,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合理健康喂养;
2.要帮助宝宝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如多晒晒户外的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做做爬行小游戏,让宝宝身体结实起来;
3.帮助宝宝及时清理口腔以及鼻腔里的分泌物,保持嘴巴与鼻子的相对通畅;
4.若宝宝仰面睡觉,有呼噜时,可尝试给宝宝换个睡姿,头部亦可用宝宝枕适当垫高;
5.若呼噜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咨询医生,配合治疗。若腺样体肥大严重,也可选择手术治疗;
6.对于比较肥胖的宝宝,在不影响身体健康、不降低抵抗力的前提下,科学、健康地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