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女童饭店被打事件透露哪些隐情?父母应该警醒这些!

女童饭店被打事件透露哪些隐情?父母应该警醒这些!

2017-05-1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当孩子在公共场合闹情绪时,家长们先不要急着去制止孩子,可以通过一些表情或者是肢体的语言来透露给孩子:你现在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我不是很接受。如:平静地注视叫嚷的孩子几秒钟,或稍稍让自己离开孩子一定距离。
  5月12日,大连一家饭店里,2名女童正在玩闹,声音较大。邻桌一女大学生嫌太吵,突然上前,一脚踹了其中一名女童,嘴里还嘟囔“让你叫,踹死你”,随后引发大人间撕打,此事件发生后引起广大网友关注。近日,事件监控的完整视频曝光。然而事件的真相并不是之前报道的那样简单......
 
  先看以下网友评论。
  这次事件中三个人物,第一是女童,二是女大学生,三是女童母亲,四是群众。暂且不论事件的真实性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女童在公共场合大声吵闹,作为父母肯定对类似的这种情况了然于胸,那怎样避免出现此类意外再次发生呢?
 
  1、别急着制止宝宝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地闹情绪,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尴尬和丢人,会在第一时间来训斥宝宝,让宝宝不要吵、安静,甚至会就此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实际上,当宝宝情绪爆发的时候,家长越是劝阻,宝宝就越是吵闹,而如果家长们以满足孩子的要求来制止宝宝喊叫,那么,就很容易娇惯孩子,让宝宝把闹情绪当成是换取利益的筹码,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不好。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闹情绪时,家长们先不要急着去制止孩子,可以通过一些表情或者是肢体的语言来透露给孩子:你现在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我不是很接受。如:平静地注视叫嚷的孩子几秒钟,或稍稍让自己离开孩子一定距离。
  2、帮宝宝解读他们的感受
 
  宝宝不会无缘无故地大吼大叫,在他们闹情绪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但是,宝宝无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够通过叫喊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这时候,家长们可以尝试着来帮助宝宝认清自己的感受,并且缓解宝宝压抑的情绪。

  3.认识到愤怒的信号
 
  感觉生气并不是什么问题,但你如何处理你的怒火就是个重要的问题了。愤怒、生气并不意味着“我必须大喊大叫”。回想一下我在前面提到的大喊大叫是一种“父母条件反射”。把愤怒当作解决问题的信号,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虽然因人而异,但引发怒气的常见提醒信号包括:
 
  紧张/心跳加速
 
  消极/毒害性思想(如“这个孩子正在毁掉这个家”)
 
  呼吸急促
 
  出汗
 
  捏紧拳头
 
  声音颤抖
  请参考我在第一天中提到的深呼吸练习,它会帮助你减少这些症状。把想要大喊大叫当作一个解决问题的信号,有助于你保持解决问题的建设性和逻辑性,从而减少大喊大叫的可能性。比如说,如果你儿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一片狼藉,不要等到你爆发了大喊大叫这个毛病后,才想起叫他整理好房间。你要提醒自己,他需要的是把东西整理好而不是你的大喊大叫。你实在是认为应该发火时,你可以在心里大声地说:“我现在真的是非常生气,不过还是让我平静一下再来处理这个问题吧。”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让你在交流前把自己沉重的情绪包袱先放下来。
 
  4.想一想心平气和的、强有力的角色榜样
 
  如果你看到过其他父母是如何抑制自己大喊大叫的情形,而且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那么你就会觉得他们的支持有助于你避免大喊大叫。于轩告诉我,当他尝试不对自己的10岁叛逆女儿大喊大叫时,他的头脑里就会闪现出,他与他的空手道老师相处时老师表现出来的耐心和镇定自若的风度。记住其他人避免大喊大叫的情形,会有助于你感觉你在挑战大喊大叫的战役中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5、当孩子发完脾气后,你还是继续做你自己的事
 
  双手抱在胸前并且严肃地站在你孩子面前告诉他,这些都不代表什么。当你回到家时,告诉大家因为孩子在外出时发脾气,所以现在必须受处罚,例如,没有饭后甜点、不得外出、不能看电视节目或是要早点上床睡觉。这样的处罚做一次就好,把它当作是你的“王牌”,当孩子下次在公共场合发脾气时,告诉他:“不要发脾气,不然你下次就不能跟我们一起出门,就像上周一样!”孩子会记得你在说什么,而且知道你是认真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