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宫颈癌疫苗攻略
什么是宫颈癌疫苗?
HPV是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宫颈癌疫苗能防两种常见HPV病毒。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
疫苗能防所有HPV病毒吗?
据了解,99%的宫颈癌都跟HPV感染相关,当感染了HPV,多数情况下,自身免疫会默默地把病毒清除干净,但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出现漏洞时,HPV就会引发宫颈癌等疾病。目前研制成功的两款宫颈癌疫苗,分别为默沙东公司生产的加卫苗以及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卉妍康。前者为四价苗,针对HPV6、HPV11、HPV16、HPV18四种病毒,用得较多;后者为二价苗,针对HPV16、HPV18病毒。HPV的种类有100多种,和宫颈癌直接相关的至少有十多种。虽然高危型的HPV16和HPV18导致的宫颈癌占到HPV感染相关宫颈癌的70%,但其他高危型HPV导致的30%宫颈癌则不在这两种疫苗的预防范围内。
注射宫颈癌疫苗后可以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当以后遭遇HPV时,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杀灭HPV。但由于不能预防所有的HPV病毒,因此即使打了宫颈癌疫苗,并不意味就能保证不会得宫颈癌。
宫颈癌疫苗是预防性疫苗,打这个疫苗就可以制造病毒抗体,预防感染。HPV病毒有13种,但目前研制成功的疫苗只能抵抗其中4种。由于存在疫苗持久性和成本效益等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疫苗能够抵抗所有的HPV感染。另外,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一旦宫颈瘤病变发生,疫苗可以逆转子宫颈癌的形成,并且也不能确定疫苗是否终生有效,因此不应过分强调疫苗是万能的而让人盲目乐观。对于已经感染了HPV的妇女,目前开发成功的预防性疫苗收效甚微。
打完疫苗就一定不得宫颈癌吗?
1.宫颈癌疫苗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防备人乳头瘤状病毒的被传染来防备宫颈癌的发生。不过,眼前人类已知的人乳头瘤状病毒有100多种,其中至少有15种会引发宫颈癌。而宫颈癌疫苗只对HPV-16和HPV-18这两种最轻易导致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状病毒有防备作用,对另外种类的人乳头瘤状病毒则没有防备作用。因此,女士在接种宫颈癌疫苗后若被传染了除HPV-16和HPV-18以外的人乳头瘤状病毒,就仍有可能患上宫颈癌。
2.宫颈癌疫苗的作用是防备人乳头瘤状病毒被传染。但女士若在接种宫颈癌疫苗之前就已经被传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那么即使再接种宫颈癌疫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国家的卫生部分都建议未婚的少女应接种宫颈癌疫苗的原由。
3.现在距首支宫颈癌疫苗发明的时间不过8年,首批接种此疫苗的女士尚处于宫颈癌的发作年龄段,因此通过接种宫颈癌疫苗来防备宫颈癌这一方法尚处于实验阶段,其效果还有待于验证。
一针疫苗管用多长时间?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张秋实主任介绍,宫颈癌疫苗通常要打三针,不同疫苗的有效期不等,有的一针的有效期是5年,有的是6.3年。疫苗的使用不分人群、不分人种,打疫苗前也不需要有前期的准备,到目前尚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
但由于宫颈癌疫苗上市时间较短,目前仍处于实验摸索阶段,其远期预防效果尚且未得而知。“宫颈癌疫苗只有几年的历史,目前美国、欧洲的一些大规模调查还在进行中,一般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是40岁以上,但是当年接种的未感染者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还没有确切的宫颈癌预防远期效果分析。”张秋实解释道。
什么时候打宫颈癌疫苗最好?
由于宫颈癌疫苗只可用于预防,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患者并无治疗作用,因此,最佳接种人群是未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有研究显示,宫颈癌疫苗的保护效果随着接种人群年龄的增长而急速下降,因此,女性在初潮前后接种效果最佳。
市面上有二价疫苗,也有四价疫苗,是不是价型越多越好?
目前市面上的二价疫苗只针对16、18型HPV病毒导致的宫颈癌的预防,四价疫苗多了6和11型HPV病毒的预防,这两型主要引起的是尖锐湿疣。从临床看,二价疫苗对预防宫颈癌效价更高,还能产生较好的交叉免疫,对与16、18型结构相似的31、45型HPV感染也有预防作用。
疫苗并不是价型越多越好,也有九价疫苗,不但价格高,而且太多抗原在一起,可能影响效果。
有关接种疫苗其它问题:
安全性: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经被FDA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证实,同时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这2种疫苗。WHO也积极促进HPV疫苗的应用,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的应用。
保护时限:自2006年至今的6年跟踪研究数据显示,疫苗提供的免疫保护并无减弱迹象。
接种方式:疫苗需在6个月内完成3次注射。未成年人接种需取得监护人的同意。
禁忌人群:对疫苗成分有过敏者及孕妇不宜接种。如果注射开始后怀孕,待分娩后再继续注射完成即可。
注意事项:接种疫苗不能替代常规的宫颈癌筛查,有性行为女性应定期进行生殖系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