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别让“乙脑”找上你
夏天来了,雨水充沛,正是蚊虫孳生繁殖的季节,这炎炎夏日里,可别让“乙脑”这个麻烦找上你……
7至9月份是乙脑的高发季节。乙脑全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猪,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具有传播快、容易暴发流行、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集中于7、8、9三个月,这意味着,眼下即将进入乙脑病毒活跃的季节。
乙脑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
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初期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极期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直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病变(尤其是脑干)、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
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患者仍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患者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后遗症期少数重症患者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全程接种疫苗是防治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特别是8月龄-10周岁的儿童。我国已将乙脑减毒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范围,儿童在8个月龄时接种第一针,可产生80%的抗体;1年后接种第二针,可使抗体达到90%以上,产生持久高滴度的抗体。
成年人及养殖户、老人等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乙脑灭活疫苗。
其次应做好防蚊灭蚊工作。认真清理居住环境、正确使用防蚊工具。生活环境中的积水污水是蚊虫繁殖最好的温床,必须彻底打扫干净,不留死角,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选用蚊香、灭蚊药物、纱窗、蚊帐等防蚊措施。尽量远离动物养殖基地如猪舍、马圈居住,如果是养殖户则要对动物居住环境进行有效的防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