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Ta什么都好,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Ta什么都好,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2017-03-30 来源:中早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那么我们孩子的这个“注意力”到底是什么?


  Ta什么都好,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一说到孩子“注意力集不集中”这个问题

  就好像一个话匣子被打开

  讨论的妈妈们一下就炸开了

  “我家孩子可厉害了,看动画片可以1小时”

  “我家孩子玩玩具时可以玩10分钟”

  “哎,我家孩子注意力可差了,顶多10秒”

  “.............”

  那么我们孩子的这个“注意力”到底是什么?

  3岁以前的“注意力”应该是怎样发展的呢?

  别急,且听我来讲之~

  很多妈妈会以为“注意力”是单独的一种能力

  其实心理学家们早已经揭秘

  “注意力”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一般“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是指有目的的,需要意志控制的注意力

  无意注意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总体来说

  3岁以前的小婴儿基本以无意注意为主

  很多妈妈从宝宝几个月开始

  就想刻意的去培养所谓的“注意力”

  其实,很多时候那不是培养

  而是想让孩子听你话

  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你以为应该做到的事情

  比如

  妈妈说:宝宝,你看这幅画多美啊,多好看

  宝宝心里:一坨什么鬼,还是看我的手好玩

  妈妈看到孩子看了2秒自己手中的画

  然后就低头玩自己手

  叹了口气:哎,这孩子注意力真差,看啥都是几秒

  又比如

  妈妈拿起玩具:宝宝你看这个玩具多好玩

  宝宝心里:一坨什么鬼,还是爬走看电视吧

  妈妈看到孩子拿起玩具玩了几下就扔了

  叹了口气:哎,这孩子真没耐性,干什么都不专注

  俗不知,你家宝宝压根懒得理你

  那么究竟一个小baby的注意力

  应该是怎样的呢?

  新生儿

  具备了一定的注意能力

  在觉醒状态时

  可因周围环境中的巨响、强光等刺激

  而产生无条件的定向反射

  比如有时候关门的“砰砰”声

  宝宝可能会一惊,然后头部会转向声响处

  也可能会直接呆住,也可能会开始哭闹

  这个时期的宝宝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有意注意

  这个阶段,妈妈可以多和宝宝肌肤接触

  逗引不是重点,接触才是重点

  用你的体温和心跳帮助宝宝迅速

  度过离开子宫的这段“不适期”

  2~4个月

  由于条件反射的出现

  已经能够比较集中地

  注意到人的脸和声音

  看到色彩鲜艳的图像时,能比较安静的注视片刻

  但时间很短

  所以,家长这个时期内用卡片做追视训练时

  单次的时间不要太久,一般为10秒左右

  有些妈妈一做就是几分钟,宝宝不耐烦了

  反而自己心里开始嘀咕:这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其实是你太把这个时期的孩子当做成人了

  5~6个月

  婴儿能比较持久的注意一个物体

  但注意极不稳定

  对一个现象集中注意只能保持几秒钟

  这个时期的妈妈有些开始给孩子读绘本故事

  但是宝宝可能的反应是东张西望

  你要做的不是“提醒”,而是可以继续阅读

  因为宝宝这个时期还不能很好地配合你

  对于一些家中比较熟悉的物品

  宝宝们可能会开始稍长时间的注意

  家长要做的依然是陪伴、游戏

  而不是刻意使其关注你的某一个动作或物品

  7~8个月

  婴儿开始对周围色彩鲜明、发响、能活动的东西

  产生比较稳定的注意

  这是有意注意的萌芽期

  请记住,不要在这个时期刻意训练他们注意力

  而是给他们一些时间用来观察、学习

  观察期间不要打扰宝宝

  比如

  一辆可以发出音乐的小汽车在地板上跑动

  宝宝可能会暂停手中的活动去看这个小汽车

  而妈妈此刻不要打扰他

  比如嘴里唠叨:快看,小汽车,多好玩,呜呜,多快啊

  你嘴上是舒服了,宝宝却吵死了

  估计趁着你发出噪音的时候

  已经悄悄爬走,不想去观察和玩弄了

  这就是好好地“注意力”被你破坏的例子

  1岁左右

  此时有意注意开始出现

  但是这种萌芽阶段的出现是很不稳定的

  对于宝宝喜欢的东西被妈妈握在手里

  他们能凝视该手中的物品一般会超过15秒左右

  并且此时语言的掌握开始初步形成

  语言的发展有利于记忆能力和表象的形成

  言语和注意力密切相关

  因为言语活动支配着注意的选择性

  好的言语活动能力

  能将宝宝吸引到听故事、看电视、看书等上面

  1岁后

  客体永存的反应比较稳定

  宝宝能根据成人指定的任务

  开展活动(比如寻找物体等)

  这是有意注意的良好开端

  2岁左右

  由于活动能力增长,大运动发育完成

  宝宝的生活范围开始扩大

  他们会对周围更多的事物发生兴趣

  并且有能力开展完全的自主探索的活动

  这个时期的婴儿有意注意有所发展

  逐渐能按照成人提出的要求

  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3岁左右

  开始对周围新鲜事物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能集中15~20分钟的时间来做一件事

  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

  但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

  这个时期开始,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

  更多的可以发挥有意注意的空间和环境

  比如独立探索、独立尝试、独立玩耍

  大部分亲子游戏是属于社交互动型

  但是每天保证让宝宝有一个独立游戏的时间

  也是相当重要

  不要总是时时刻刻的看管他们

  对于玩具,不要采取“教授”的方式

  即使孩子对一个“小勺”感兴趣

  也应该使其“研究”的过程足够自主、时间足够长

  以保证此时宝宝心理的探索满足感

  这种过程对培养有意注意非常重要

  每一个宝宝天生的“注意力”都是相差无几的

  除去一些疾病、特殊环境所产生的变化外

  大部分宝宝的“注意力”发展都很类似

  我们既要重视孩子的互动、交流、引导

  也要始终给宝宝们从小一个独立探索的空间

  让他们对自己所关注的事物有探索欲

  通过自己“有意注意”的过程

  实现自我心理对外界认知的满足感

  这种过程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

  都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力的总结

  我们的宝宝“注意力”往往不是不好

  而是在你无意间的“热心帮助”和“过分唠叨”中

  被破坏掉了

  早产儿因为先天问题

  在感知觉、运动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落后

  并且整体的感知觉统合能力的发育

  也不足够完善

  因此我们早产儿家长从小应该更加重视

  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对宝宝综合的进行干预和刺激

  对未来的“注意力”的养成

  将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

  同时

  要多关注亲子阅读,这是一种很好的

  既可以提高宝宝注意力

  又可以增进亲子感情的活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