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饭喂食竟致宝宝梅毒感染,爱也需要距离!
摘要:由于宝宝可爱,父母及亲戚常常用亲吻表达爱意;而为了喂养方便,有的父母和老人们常常在餐桌上把食物直接咀嚼后喂食,甚至会嘴对嘴喂给孩子。然而,这些亲昵的举动会给孩子们带来的可能不只有爱。
前几日河北沧州一3岁男童在幼儿园的入园体检中查出患有梅毒!因为梅毒是性传播疾病,医生建议其父母先做了检测,结果显示两人都没有感染梅毒。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与孩子日常密切接触者都进行了梅毒筛查。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姥姥患有梅毒。传染源初步确定之后,医生对梅毒的传播途径进行询问时,一个细节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姥姥经常把食物嚼碎喂给孩子。
然而不仅仅是喂饭,近日一则新闻也引起广泛关注,英国小姑娘SiennaDuffield在自己的2岁生日party之后开始长达1年的脸部瘙痒、疼痛及溃烂,仅仅是因为生日当天被一个嘴唇上长了
疱疹的亲戚亲了一口。由于幼儿免疫力低下,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易反复发作。幸运的是查明病因后,小女孩的病情已经逐渐得到了控制。
除了梅毒感染和“亲吻病”,更有喂饭导致病原体感染致死的新闻出现:
(新闻中到底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仍待查)
由于宝宝可爱,父母及亲戚常常用亲吻表达爱意;而为了喂养方便,有的父母和老人们常常在餐桌上把食物直接咀嚼后喂食,甚至会嘴对嘴喂给孩子。然而,这些亲昵的举动会给孩子们带来的可能不只有爱。
▼口唇接触?病原体感染!
成人的
口腔内往往会存在某些病原体,除去已经有明确疾病的患者,有些可能因为成人自身免疫力较强并未引起症状,也需要当心。孩子们的口腔黏膜一般较为稚嫩且防御功能低,当存在破损时则更易引起感染。
1.口腔变形链球菌——龋齿
导致龋齿常见的致病菌为口腔变形链球菌,成人如果口腔内存在龋齿,由唾液可以直接传播给孩子,危害宝宝的乳牙。
2.幽门螺旋杆菌(HP)——胃炎、胃溃疡、胃出血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一系列胃部病变,以慢性胃炎居多,而由于疾病进展缓慢,成人带菌者往往不自知,经口喂养等行为导致了细菌通过唾液传播,使小儿出现胃部疾病,引起胃出血甚至死亡。
3.梅毒
当梅毒患者处于梅毒活动期时,病原体繁殖活跃,口腔黏膜损害可导致唾液中含有大量传染性强的梅毒螺旋体。后可由唾液传播,造成孩子梅毒感染。
4.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成人携带者可无任何症状,而经唾液传播给宝宝后极易造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出现高热、肝脾肿大等症状,免疫缺陷的患儿甚至致死。部分儿童首次感染后无症状,但病毒仍会残留在体内危害健康。
5.单纯疱疹病毒(HSV)——龈口炎、皮肤疱疹性
湿疹、
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可以存在于患者或是健康带菌者的唾液中,在口唇接触中容易传染给孩子,造成无HSV特异抗体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原发感染,出现牙龈和咽颊部成群疱疹、发热、
咽喉痛,破溃后形成溃疡。免疫力缺陷的儿童则可能后果更为严重。
另外,除了以上病原体,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患者也应避免与孩子的直接口唇接触。
▼家长这样做,让爱更健康
对于有明确感染性疾病或未知的人群,自己不要或拒绝他人亲吻孩子,例如如果你正患有口腔、唇疱疹,请不要亲宝宝,其他人患有也应帮助宝宝拒绝亲吻;
接触新生儿之前都应该洗手;
不要亲宝宝的手,以免儿童吮吸增加感染几率;
尽量不要亲吻面部三角区,损伤感染时易因为血供丰富导致病原体迅速入脑;
不要咀嚼后喂食,尽量使用搅拌机或剪碎,同时鼓励孩子的咀嚼锻炼。
宝宝固然可爱,但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仍然是父母们需要学习一生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