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中药煎煮方法及儿童的中药怎么煮?

中药煎煮方法及儿童的中药怎么煮?

2017-03-04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儿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煎药,即为煎煮中药,是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该法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简易浸出方法,且至今为中医临床所广泛应用。

  中药煎煮方法及儿童的中药怎么煮?

  中药煎煮方法

  煎药,即为煎煮中药,是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该法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简易浸出方法,且至今为中医临床所广泛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煎煮中药的方法。

  一、准备

  1工具

  煎煮中药最好用陶器、砂锅、不锈钢器皿、玻璃器皿。忌选用铁锅、铜锅、铝锅、铅或有害塑料制品,这些器具易与药物其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2拿出需要单独处理的草药

  包括先煎药、后下药、另煎药、贵重药,需烊化的和冲服药。

  二、浸泡

  浸泡中药饮片应用凉水,加水量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浸泡时间需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叶、茎类药材为主的组方,可浸泡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矿石、化石、贝壳类为主的组方,可浸泡60分钟。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分解及变质。

  有时,您的药袋内会有白布或无纺布包,此类为适宜包煎的药物。在浸泡时应与群药同时浸泡,一起煎煮即可。切莫将布包或无纺布袋打开,因为适宜包煎的药物多为质地较轻易煮飞,如六一散、青黛、蒲黄等;或是颗粒较小易糊锅如车前子等。另外辛夷和旋覆花也需要包煎,因为其细小的绒毛容易刺激咽喉引起不适,且不易滤除。

  先煎药及另煎药在浸泡时应加足量水,避免长时间煎煮造成干锅;后下药浸泡时以适量水将药物润湿润透即可。

  三、煎煮

  煎药火候

  火候主要包括“武火”和“文火”。武火即大火,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文火即小火,火力弱,水分蒸发缓慢。一般药物煎煮,应掌握“先武后文”的原则,先用武火将药物煮沸,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煮流程

  先煎先煎药需在一煎煎煮前先煮30-60分钟后,再放入群药一同煎煮。

  这些药材分两类,一种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像矿物类的药材,如煅牡蛎、鳖甲、龟板等;另一种是有毒的药材,需要提前采用先煎的方法降低毒性,包括附子、乌头等。

  第一煎: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再煮20~25分钟。

  后下后下药需要在第一煎煎好前5-10分钟放入。

  如薄荷、砂仁、荆芥、钩藤等气味芳香、含分解挥发性成分的饮片。

  第二煎:一煎煎好后趁热滤出药液,再加凉水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再煎15~20分钟,趁热滤出药液。

  第三煎:如果药量特别大,可再加水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进行第三次煎煮,时间与二煎时间相近,趁热滤出药液。

  将两次或三次煎液混合后分两次服用,每次约200毫升,儿童减半

  避免“假沸”现象

  一些药物含有皂苷等化学成分,如柴胡、款冬花、远志、沙参、牛膝、甘草、桔梗等。这些药低温时即可产生泡沫,让人误以为水已经烧开,这是“假沸”现象。大家一定要注意,未煮沸的水不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完全溶出,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煎煮时可通过搅拌避免假沸现象,等水开后再关小火。

  另煎、烊化、冲服

  另煎

  一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充分,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附引起损失,宜单独煎煮,如贵重药材人参、冬虫夏草、藏红花等。我们称其为另煎药。

  另煎药在煎煮前也应该浸泡,煎出的药液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另煎药煎煮时间至少为1小时,才能充分煎出其有效成分。

  烊化

  烊化,是中药入汤剂的方法之一。一些胶类、粘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如直接与群药同煎易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

  此类药物宜单用水、黄酒将胶类药物加热融化后,与其他药物的煎液同服;也可直接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加热融化后服用。

  冲服

  有时,取药时药师会单独发给您几瓶粉状药物,这些药物多为贵重细粉药,用药液或温开水冲开服用即可。

  儿童中药怎么煮?

  上述中药煎煮方法主要针对成人,对于儿童来讲,在煎煮中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关于中药煎煮前的浸泡

  一般可用清水浸泡中药0.5-1小时。由于孩子服用中药的量较成人要少,因此在浸泡中药时应适当减少加水量,水量没过草药即可。

  关于药物的煎煮时间

  对于不同的疾病,中药的煎煮时间也有所不同。

  对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泻等急性病,中药煎煮应分为两煎,第一煎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10分钟后,将药液倒出备用,切勿煎煮时间过长,以免一些花、叶等解表药物中的挥发油失效。第二煎再加适量温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保证将一些根茎类药物的有效成分煎出,而后将药液倒出,再将第一煎、第二煎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用。

  对于小儿厌食、积滞、遗尿等慢性病,中药中多为补益或调补等药物,以根及根茎类、果实类、种子类为主,所以中药煎煮也应分为两煎,同时确保煎煮时间,以保证有效成分得以煎出。两煎均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后,再将第一煎、第二煎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用。

  小贴士

  在煎煮时,如果第一煎所煎出的药液过多,可在倒出一部分之后,将剩余药液留作煎煮第二煎使用,以免煎煮出的药量过大,不利于孩子服用。

  一般给孩子服用的方剂中,中药药味、药量都较成人少,所以在煎煮时可以将2-3付中药同时煎煮,将煎煮出的药液分2-3天服用。

  关于孩子服用中药的剂量

  药物煎煮汤剂剂量参考:半岁~1岁每次30ml;1岁~2岁每次50ml;3岁~5岁,每次50-80ml。

  6岁以上,或体重大于20kg者,每次100ml。每剂药一般均分3次服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