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要注意什么?
宝宝遗尿,俗称尿床,是指5岁以上小儿每周至少有2次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反复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或3岁到5岁的小儿每周有5次出现夜间无意识排尿行为,持续至少3个月。
3岁以下的宝宝尿床可不治疗,3岁以上偶尔尿床的宝宝,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紧张有关,可不必急于治疗,以免增加宝宝的思想负担。另外对尿床的宝宝,家长切忌大声呵斥甚至打骂,中医理论有“恐伤肾”之说,大多数宝宝尿床是因为“肾虚”,那样做往往适得其反,会加重宝宝尿床的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
1.三餐正常饮食,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
2.白天正常喝水,晚上不喝或少喝水,晚餐建议不吃西瓜、葡萄、甜瓜及小米稀饭等利尿食品,睡前两小时不宜进食。
3.饮食宜进:山药、莲子、桂圆、韭菜、黑豆、黑芝麻、桑葚等温补类食物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4.禁忌:忌食寒凉性食物如雪糕、冷饮、酸奶及寒凉性水果(西瓜、梨、柚子、甜瓜等);忌食咖啡、巧克力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睡眠
1.保证孩子睡眠充足,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日常生活中注意不可让孩子因贪玩及其它原因过于疲倦劳累,加重孩子熟睡不易唤醒情况。
3.睡前不要看惊险游戏、动画片、电视、电影等。
3服药
1.服汤药期间出现上火现象(咽痛、流鼻血、大便干、小便黄等)可停药一两天。
2.一日两次,白天喝药,晚上不喝药。
4其它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2.按摩:睡前可为孩子按揉涌泉、太溪、关元等穴位
3.艾灸:艾灸穴位为关元穴,关元穴位于孩子肚脐下四指处(以患儿手指为准),艾灸时间为10-15分钟。上火可停,防烫伤可隔姜灸(将薄姜片扎孔后贴于灸处再进行艾灸),忌过饥过饱或疲劳状态下进行艾灸。
4.膀胱锻炼:包括膀胱扩张和盆底肌锻炼法,即鼓励孩子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之间的时间间隔,训练增加膀胱贮尿量,同时日间鼓励孩子多做提肛运动或在排尿过程中中断1~10秒后再把尿排尽。但膀胱锻炼法不适用在有尿潴留患儿。
5.反射训练:晚上临睡前让患儿排尿,夜间掌握孩子排尿规律,在膀胱涨满时唤醒排尿,鼓励孩子醒后自主排尿,以站起后主动排尿为目的,可帮助摆脱仰卧位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不能怕遗尿而多次叫醒。接受治疗后,可以把叫醒时间后延。
6.在孩子尿床后,切忌恐吓责骂,而应安慰宽容,鼓励孩子消除怕羞、紧张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若孩子未尿床,则予以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