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视角]牙疼该怎么治疗?
常有患者因牙疼去口腔医院或诊所就诊,结果被牙科医生告知该患牙最好行根管治疗进行保留。但是经医生介绍根管治疗的治疗过程及费用后,部分患者心生疑虑,于是对医生说:“根管治疗太麻烦,时间太长,次数多,费用高,干脆拔掉做种植吧!您看这样行吗?”您遇到因牙疼就医的类似情况么,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是最好的呢?这就需要了解去了解牙疼背后的医学问题。
当进食冷热酸甜等刺激性的食物时,若出现牙齿疼痛或明显的不适,这往往提示牙齿出现牙髓根尖周病了,这是一类常见的牙科疾病,包括各种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糖水化合物类食物进食增加)、口腔清洁卫生没有做好、没有使用含氟牙膏等原因,造成长期蛀牙而未及时治疗从而导致细菌长驱直入感染牙髓组织(内有感受冷热酸甜刺激的“牙神经”)从而发生牙髓根尖周病,引起牙疼。
对绝大部分罹患牙髓根尖周病的患牙来讲,根管治疗是治愈牙疼,保留患牙,恢复患牙咀嚼功能的最佳治疗方案。只有极少部分患牙因破坏过多,无法治疗或治疗后效果不佳者可能需拔除后行种植、固定或者活动修复治疗(拔除后镶牙)。
根管治疗是以保留整个患牙或牙根为目的,其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牙髓治疗方法,使用的口腔器械多,需要经过多个治疗步骤和拍摄多张X光片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因此,整个根管治疗通常需要7-14天经过2-3次治疗,费用相对较多(一般“大牙”上千)。
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患牙大多感觉与正常牙齿一样或接近,术后大多可咀嚼使用,感觉无异。经根管治疗保留后的牙齿,虽然没有对冷热刺激的感受,但是因为牙根外面有牙周膜的存在(内有多种感觉神经)对于食物的软硬,咀嚼力的轻重可精确感知,并可缓冲咬合力,这是种植牙无可比拟的优势。此外,在就诊次数,费用、疗程上根管治疗均有绝对的优势。因此,该保则保,该留必留一直是牙髓专科医生秉持的执业理念和崇高追求。但是,我们痛心地看到,目前有极少部分医院或诊所基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将可以保留的患牙拔除后行种植修复,且将错误的理念灌输给患者,这是为业内所唾弃的行为。
根管治疗是一项牙科隐蔽工程,治疗完后患者只能看到表面的填充材料,对根管里面的填充情况不甚了解,短期内可能也感觉不出什么问题,因此对医生的医德和医术要求极高。所以,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选择技术优良,值得信赖的医生十分必要。专业规范的根管治疗,医生往往会在术前、术中、术后拍摄多张X线片了解治疗情况,以便为患者做得更好。
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多数属于正常反应,可按预约时间复诊。如果疼痛严重、伴有局部肿胀和全身反应,应及时复诊,酌情进一步治疗。
医学永无止境,根管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目前牙科界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人类的根管系统。因此,目前根管治疗时医生只能根据X光片或根尖定位仪对根管系统进行大致了解,如遇复杂根管(弯曲、细窄、钙化阻塞、器械折断、侧穿)或其他特殊情况时,根管治疗难度增大,需要使用特殊设备和材料,比如牙科显微镜等,治疗时间要相应增加,治疗后失败的几率相对较大。
因此,经根管治疗后的患牙最好每3个月定期复查,了解组织的愈合情况。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患者可能会感到被治疗的牙齿不舒服。如果情况不是逐渐加重,可采取观察的方法,但应遵守医嘱及时复查。若确定为治疗失败的病例,部分可采用显微根管再治疗或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方法继续治疗,也有部分病例采取拔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此外,多数根管治疗的患牙牙体缺损较大,治疗后经复查确认无异常后应遵医嘱及时行牙冠修复,以便更长远地保留患牙,让患牙更好地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