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乐乐”就是一个孤独症患者。他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惟一的主动联系就是低着头,反复地用脚踢墙。
而我接触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孤独症患儿是我老师的孙子。2006年,张明降临在普通家庭里。初为人母的喜悦过后,担忧渐渐地袭上妈妈的心头。因为1岁半了,张明不像别的婴儿那样黏着妈妈,妈妈从他身边走开,他也不在乎。
有一次,我去老师家里做客,看到小张明一个人在地上专心地玩着陀螺,我走过去与他打招呼,他也不理我,只是一直盯着陀螺,原本以为有小孩的家里会很热闹,甚至有点嘈杂,可在老师家里完全是另一副模样,非常安静,孩子很少哭闹,吃饭也要反复叫他。所有人在他眼里都像空气。我感到他有点问题,后来才知道他患有孤独症。
每次看到那些孤独症的孩子你会发现:那些孩子脸上的冷漠,让人心寒。其实,孤独症也是可以预防和干预的,家长应该从小关注孩子的成长。
亲自教育孩子现在很多家长常常把孩子扔给长辈照看,导致与孩子交流很少,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导致他们孤僻。
带孩子去交朋友家长应多带孩子参加亲子班活动,让孩子多交朋友,一起玩游戏,这些都可避免孩子形成孤独性格。
每天跟孩子说话至少1小时孤僻的孩子是因为缺乏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链接:所以家长每天要与孩子交流1个小时以上,不论孩子会不会说话,都要充满感情地交流。
一般来说,1岁时发现孩子不会说话,也不与人交流,就要警惕,3岁左右就能确诊,而6岁前是治疗孤独症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