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痛,是指小儿以胃脘部位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证。胃痛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各年龄期儿童。婴儿不会诉说,只能用哭闹来表示。引起胃痛的原因众多。从大方面说,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所谓功能性胃痛,是指胃部一切结构正常,没有形态上的改变,没有病理方面的变化;所谓器质性胃病,是指胃有组织结构方面的胃病。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有胃痛的儿童中,90%左右是功能性的,也就是说没有胃病;仅10%左右是器质性的,确实有胃病。
孩子一顿吃东西量过多,把胃装得满满的,胃就会大大地扩张,可以出现胀痛。相反,有的孩子没有进食,肚子里空空的,也会出现胃痛,此时发生的胃痛,是因为胃收缩增快、过强,处于痉挛。就像腿抽筋一样会疼痛。如果吃的东西太杂,增加了消化食物的难度,为此胃就要更快消化,也会出现胃痉挛。空腹吃生冷的食物或饮凉的饮料时,可刺激胃的运动神经纤维,使胃蠕动增强,刺激痛觉神经纤维,引起胃痛。
无论是功能性胃痛或器质性胃痛,其发生机理有时是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胃痛的性质、发生时间和条件、急性或慢性反复发生、胃痛时伴有其他症状等,来区别功能性和器质性胃痛。当然,必要时还应请医生做些有关方面的检查。
关于小儿胃痛的治疗,中医治疗小儿胃痛有绝招,这里介绍几个中医偏方:
小儿单纯性胃痛
方1
【组成】猪胆1个、米醋30毫升。
【用法】将猪胆和醋,煎熬成稀膏状,每服1匙,1日2次。
【主治】小儿食滞胃脘疼痛,证见胃院疼痛,食后尤甚,胀满不舒,嗳腐酸臭,或见呃逆呕吐,大便稀溏或秘结。
方2
【组成】肉桂3克、生姜9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儿寒凝气滞型胃痛,证见胃院疼痛拒按,得温则舒,或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
方3
【组成】干姜15克、大米50~100克。
【用法】共煮成粥,1次食用。
【主治】小儿寒凝气滞型胃痛。
方4
【组成】良姜15克、干姜10克、粳米100克。
【用法】良姜、干姜先煎20分钟,去渣,下米煮粥食用。
【主治】小儿胃寒疼痛。
小儿消化不良而致的胃痛
方1
【组成】大葱1根、生姜15克、小茴香粉9克。
【用法】上药共捣烂如膏状,炒至温热,以不烫伤皮肤为度,用纱布包好覆于脐部,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实习编辑:姚嘉曦)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苗医旭嘎怡沓痂,替笨挡象江苟给赖拿,精嘎瑶粘拿,江给苟,扎嘎,蒙杠抡,布兜江苟及,江苟给考巧。 中医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浅表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
健客价: ¥281.慢性胃炎。 2.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应症,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健客价: ¥19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以及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见胃灼痛,反酸、烧心、饱胀、早饱、恶心、呕吐等。
健客价: ¥34舒气、化瘀、逐寒止痛。用于胃寒痛,胃气痛,食积疼。
健客价: ¥6.5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39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259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制酸和胃,疏肝止痛。用于肝胃不和之胃痛或高本性消化溃疡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7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暖气吞酸,食欲不振;浅表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
健客价: ¥46理气止痛,和胃降。用于中焦气滞所致胃脘, 痞满胀痛,嗳气吞酸、浅表性胃炎等症状。
健客价: ¥25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