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引起小儿发热的疾病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感染和非感染两大因素。从中医学理论分析,小儿发热以感受外邪所致居多,亦有因为内伤引起者。中医治疗小儿发热主要根据不同的发热原因,进行辨证施治。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主要包括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滋阴清热等几类。
小儿外感初起,发热症状较轻的时候,属中医邪热在表阶段,中药应选择疏风清热类。如桑叶、菊花、芦根、薄荷、防风、牛蒡子、荆芥穗、竹叶、蝉蜕等。此类药煎煮时应注意不宜久煎,一般煎15~20分钟即可,薄荷一定要后入,煎3~5分钟为宜。
病势深入,发热程度较重的时候,属中医里热炽盛阶段,中药应选择清热解毒类。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生石膏、寒水石、生山栀、知母、丹皮、黄连、黄芩、鱼腥草、半枝莲等。如发热较高且大便不通者,可加用大黄,以通便泻热。如高热伴烦躁,或出现高热惊厥者,应加用钩藤、羚羊角、蝉蜕、白僵蚕等。此类药煎煮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生石膏应该先煎,并且应用剂量要大一些。
对于热病后期,持续低热的患儿,中医辨证一般属于阴虚内热阶段,中药应选择滋阴清热类。如生地、麦冬、沙参、青蒿、鳖甲、玄参、天花粉、地骨皮、白芍、玉竹等。如伴有大便秘结者,可加用火麻仁、郁李仁等。如低热而兼盗汗者,可加用生牡蛎、浮小麦等。
中医治疗小儿发热有许多有效的方药。在选择方药时,一定要详细询问病情,认真查体,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中药。有不少人认为中药退热太慢,其实不然,只要辨证准确,中药完全可以迅速退热的。
(实习编辑:姚嘉曦)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39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259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38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上腹疼痛,痞满纳差以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4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有效缓解牙龈上火出血红肿等牙痛相关问题,平衡口腔微生态。
健客价: ¥38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7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5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8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9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2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0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0.8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