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曾被医学界称为“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杀手”。目前各国主要通过使用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和口服Sabin株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进行预防。但由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本身仍具有潜在的致病危险,因此,利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替代减毒活疫苗成必然之选。长期以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为此,“十二五”期间,863计划和“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设立了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课题,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承担。
据介绍,科研人员经过20余年努力,先后建立了适应微载体培养的三级病毒种子库、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库,并对S-IPV疫苗生产技术参数进行了反复研究和论证,建立了S-IPV疫苗生产工艺体系,于2012年8月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通过与进口IPV的平行试验对照,证明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目前,S-IPV疫苗产品的生产线已通过GMP认证。
专家介绍,目前世界上对脊灰野毒株的管理极为严格,除已有的少数发达国家传统灭活疫苗生产企业外,不再允许野毒株输入任何其他国家用作研发或生产。我国研发人员通过努力创新,采用减毒株制备S-IPV疫苗,避开了野毒株的限制瓶颈,因此特别适合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和使用。该疫苗的成功上市,对我国乃至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疫苗在预防乃至消灭传染病、延长人类寿命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疫苗生产和使用大国,依靠疫苗科技进步,我国的一些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科技部表示,将会同卫生计生委在“十三五”期间持续加强疫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完善技术体系和平台,加快推进疫苗领域科技创新,通过支持更多像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这样的优秀新药品种,推动产业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瞄准民生亟需,切实做到科技惠民。
(实习编辑:许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