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是广东在春天时常入汤羹的药材,它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秋为采收旺季,因此时浆水足,粉性大,质佳。作为药材来说它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功效。用于湿热淋浊、瘰疬、疥癣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下面推荐以下两款靓汤。
1、土茯苓赤小豆煲排骨
分量:3到5人份
功效:预防手足口病,清湿热解湿毒材料:土茯苓40克,赤小豆30克,祛湿豆50克,排骨300克,水10碗,陈皮1/4个;做法:土茯苓、赤小豆和祛湿豆略微浸泡;排骨切块洗净,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至2小时。饮用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2、土茯苓炖草龟
功效:3到4人份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除痹,适合春季皮肤病尤其是牛皮癣患者材料:土茯苓50克,草龟1到2只,姜3片,瘦肉100克,水1500毫升;
做法:土茯苓稍微浸泡,瘦肉切块洗净。草龟请档主宰杀干净,所有材料一起下锅,隔水炖两个半小时,即成。
土茯苓挑选小贴士
土茯苓是野生药材,如果是单个买的话,以外表红褐色,内色微红,质坚实,断面筋少粉足者为佳;若是土茯苓片则以片薄、整齐、筋少粉足者为上。不过有些无良商家会以其他植物根茎来冒充,买的时候要留意。通常会用来假冒土茯苓的有两种,一是菝葜,也被称为红土茯苓,也可入药,不过就比土茯苓坚硬,断面淡红棕色,有纤维性。其次是同科植物肖菝葜、短柱肖菝葜和华肖菝葜的干燥块茎,它在四川和长江以南地区被叫做白土茯苓,也可入药。它们外表为不规则的片、块,外皮灰褐色,已剥落部分呈黄褐色。切面白色、淡棕或淡黄,质地致密,略显粉性,气微,味淡。买时请看清。
(实习编辑:姚嘉曦)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健客价: ¥25请按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健客价: ¥98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7健脾益气。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脾胃气虚证者。
健客价: ¥281活血,化瘀,消症。用于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12活血,化瘀,消癔。用于妇人宿有瘕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39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15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证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香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症,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肋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
健客价: ¥33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证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香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症,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肋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
健客价: ¥53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46活血化瘀,缓消症块。用于妇女血瘀所致下腹宿有症块,月经量多或漏下不止,血色紫暗,多血块,小腹隐痛或腹痛拒按,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
健客价: ¥48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