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气”与“梅核气”
摘要:吃东西的时候出现吞咽困难,是嗝气还是梅核气?下面就介绍下这两种病症的区别。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属于“噎嗝”的范畴,俗称“嗝气病”,早在《素问·阴阳别论》一书中便已有“三阳结谓之嗝”,《至真要大论》有“饮食不下,嗝咽不通,食则呕”的记载,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而食管的另一种疾病亦表现为吞咽困难,但仅是一种主观感觉,进食时并无困难,类似现代医学中的“咽神经官能症”,或且称之为“癔症”,而中医叫做“梅核气”,属于郁证的范畴。以上两种食管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噎嗝即食管的恶性肿瘤,早期并无吞咽困难,但可表现为:与进食有关的症状,如大口进硬食时轻微的梗噎感,吞咽时食管内疼痛或胸骨后闷胀隐痛不适感;与进食无关的症状,如咽部不适感,食管内异物感,胸骨后烧灼痛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典型的进行加重的吞咽困难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出现早期症状就应该到医院进行内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摄片检查,这两项检查可以明确食管癌的诊断,但治疗方法如何选择,还取决于CT、超声波以及心、肺、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如果肿瘤能够切除,并且病人的身体状况可以耐受手术,可选择手术治疗,否则可选择放疗和其它治疗方法。
严格来说,梅核气仅是一种主观症状,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患者突然经历精神创伤,中枢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受支配的器官活动失去平衡,食管蠕动减弱,消化管的括约肌收缩,发生痉挛所致。也有人认为由于内分泌因素与血液中缺乏铁质,以及
慢性炎症与咽部神经受压引起,主要表现为咽下不适,有梗阻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胸中窒闷。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与情绪波动有关,但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始可作出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是精神治疗,心理疏导,同时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此病是因七情郁结,痰滞气阻喉中所致,心情舒畅自能减轻。
噎嗝是器质性病变,梅核气是功能性病变,这是两种不同的病症。往往患梅核气的病人是由于害怕自己患有噎嗝而得病,认为自己身
患癌症,恐惧心理不能自拔,甚至医生的忠告也不相信,使症状反复加重,少数发展到拒食,危及生命。因此,正确认识这两种疾病非常必要。
(实习编辑:钱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