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得中耳炎就不能学游泳了听听专家怎么说

得中耳炎就不能学游泳了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9-11-04 来源:浙大儿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滞留的液体中含有的病菌大量繁殖,在和人体免疫系统“打仗”过程中,会形成脓液,大量的脓液压迫鼓膜,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到耳朵痛了

中耳炎的原理

我们的耳朵跟鼻咽之间有一条管子,叫做“咽鼓管”,所以耳鼻喉都是相通的。

鼻咽部液体(最常见的是鼻涕)过多,会顺着咽鼓管往上漫,但是咽鼓管是一条死胡同,液体没跑多远就让鼓膜给拦了下来。

由于鼓膜是一层完整的膜,液体无法从鼓膜处流出,于是就积聚在这个叫做“中耳”的地方。

有时候液体能顺着咽鼓管犹如退潮一般退回去。当然,如果液体能退回去,那也没什么问题了。

但是有时这些液体退不回去,当鼻塞、呼吸道肿胀、分泌物太多等情况下,咽鼓管变狭窄甚至被堵塞,液体就停留在中耳,进退两难了。

滞留的液体中含有的病菌大量繁殖,在和人体免疫系统“打仗”过程中,会形成脓液,大量的脓液压迫鼓膜,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到耳朵痛了。

有时候脓液太多,鼓膜受压而缺血,导致局部坏死破溃,就会形成鼓膜穿孔(别太担心,小的鼓膜穿孔是可以自行修复的),耳朵里就会流脓。

这个,就是中耳炎大致的原理了。

为什么孩子容易得中耳炎呢?

付勇说,咽鼓管靠近鼻咽部的地方有个类似阀门一样的结构。平时,这个阀门是闭合的。当吞咽、打哈欠时,这个阀门会打开,以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

小孩子的咽鼓管还没有发育完全,较短,宽而直,呈水平位置,且自身抵抗力较差,极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孩子感冒后,咽部、鼻部炎症向咽鼓管蔓延,细菌、病毒等致病菌能够轻易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在不洁的水中游泳、跳水,不恰当的鼻腔冲洗等致病菌也会循着咽鼓管侵犯中耳;

中耳炎都有哪些表现?

1.

耳朵疼

大一些的小儿会表达说自己耳朵疼,有的宝宝还小,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可能会有不断地抓耳朵、拽耳朵、蹭耳朵或揉耳朵的动作,或者躁动不安、摇头等表现。

2.

听力减退或耳鸣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或者看电视的时候音量越调越大声,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3.

耳朵流脓

当发现耳朵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4.

全身症状

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

除了发热、乏力等情况,小儿还可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中毒症状。

TIPS

小儿中耳炎的诊断有时候并不容易,即便有发烧、疼痛等不适感,也经常隐藏在感冒症状之中,而不被查觉。这就需要家长的警觉性和诊疗医生的经验。

得了中耳炎怎么办?

1.

抗生素

急性中耳炎的传统治疗方法就是足量的抗生素。美国小儿科医学会以及家庭医学会提出:在某些急性中耳炎的患儿,是可以采用「观察等待」,即先不用抗生素观察48-72小时后,如果情况好转,就不必使用抗生素。

但是,如果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中耳炎,就一定要严格按照疗程应用,不足量的抗生素只会筛选出抗药的细菌,从而使细菌更难对付。

2.

缓解耳朵疼痛

泰诺林和美林(布洛芬),是婴幼儿最常用的退热药物,服用后还能缓解耳朵疼痛。

其他外用药如滴耳液、滴鼻液、外用洗剂如3%过氧化氢水,也能对中耳炎的治疗起到一定作用。

3.

鼓励宝宝多喝液体

因为吞咽的动作有助于中耳的液体排出,减轻对鼓膜的压力。

4.

频繁的中耳炎怎么办?

因为先天因素,有些宝宝特别容易得中耳炎,一感冒就并发中耳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一个小手术来解决,即鼓室置管的手术。通过在鼓膜内安置一个小管,达到排出中耳内积液的目的。

如何预防中耳炎?

耳炎发病比较高,偶尔得一两次也没什么,但是如果你的宝宝特别容易得中耳炎,得了又很不容易好,那就要多做些什么预防一下了。

1.

预防感冒

临床发现75%的中耳炎是由感冒引起的继发疾病,婴幼儿感冒后,使鼻涕和细菌,通过咽鼓管返流至中耳内,诱发中耳炎。

2.

采用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由于两侧鼻子堵塞,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流出,如果鼻涕通过咽鼓管反流至中耳内,就可能诱发中耳炎。

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3.

正确哺乳

据统计,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以前,几乎不会得中耳炎,奶粉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婴儿中耳炎的风险高出70%。母乳中的抗体会帮助婴儿有效抵抗病菌侵袭。所以妈妈们应该积极进行母乳喂养,以此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中耳炎。

另外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奶汁易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妈妈们给宝宝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宝宝抱起呈斜位吸吮奶汁。

4.

远离二手烟

如果家中有人吸烟,那么儿童中耳炎发生的概率会增加37%。如果母亲吸烟的话,儿童中耳炎概率更高,会增加62%。所以,预防中耳炎,让宝宝远离二手烟吧!

5.

控制鼻炎

过敏性鼻炎与中耳炎之间关系密切,鼻炎控制好了,有时中耳炎也会不药而愈。

再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中耳炎的宝宝治愈好了之后,能不能学游泳呢?

答案是:能!外耳道进水,只要鼓膜完整,引起的多是外耳炎(也叫“游泳耳炎”)而非中耳炎。

当然,在中耳炎还未治愈之前,鼓膜有穿孔或者鼓室置管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还是应该避免游泳、潜水等使中耳进水的活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