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很容易在重感冒后不知不觉中发生,起病隐匿且缓慢,因此患者往往是在病症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后才发觉不对劲。
重感冒拖延不治致分泌性中耳炎
雪梅(化名)是一个比较固执的女士,
一个多月前就感冒了,但她认为感冒是不需要吃药的,过段时间就会好。因此,即便雪梅这次是重感冒,甚至发高烧,她也没有到医院就诊,而是强行把重感冒拖延。
然而就在雪梅认为重感冒已经好了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左侧耳朵出现了耳闷、发痒的症状,雪梅心想过段时间就好了,这一拖就拖了一个多月,直到发现症状越来严重了,甚至听力有些下降,
这才到中民耳鼻喉科就诊。门诊医生慕翰秋通过询问病史以及相关检查发现,患者鼓室(中耳腔)有水,是分泌性中耳炎,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罪魁祸首就是重感冒。
科长敷面膜.gif
为什么感冒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中民门诊医生慕翰秋介绍到:
分泌性中耳炎又叫渗出性中耳炎,一般是由感冒,特别是重感冒引起咽鼓管炎症,或咽鼓管阻塞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耳朵的内外气压基本相同,不会出现耳闷、耳鸣的情况。一旦咽鼓管出现问题,比如炎症、阻塞,则会耳闷的感觉,再加上中耳部会出现积液。
所以患者常会出现隐隐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如果用手捂住耳朵约5到8秒,再拿开,会发现耳朵不适有所减轻。
中耳炎的危害有多大?
?耳痛、耳流脓
急性中耳炎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粘液、粘脓或纯脓性。
非风险性流脓较稀薄,无臭味;风险型流脓虽然不多,但较浓稠并伴有异味。
?耳鸣
患中耳炎后,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涕时,大多会间歇性听见“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
微信图片_20190212151501.jpg
?听力减退
中耳腔中充满积液,就会导致声音传导不顺畅,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久治不愈,就可能会导致完全失去听力。
?面瘫
中耳腔离面部神经距离很近,如果损伤中耳,就可能会引起口眼歪斜。
?颅脑并发症
中耳炎最大的危害,就是它可能会感染颅脑,危及生命!
中耳部位的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向颅内感染,导致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等,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特别对于儿童都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患上中耳炎一定要尽早治疗,千万不能拖!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
分泌性中耳炎在发病两周内,一般是选用排液的药物就可以治疗,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择激素类或由鼻腔滴入等方式治疗;
如果病情持续超过两周,则需要进行鼓膜穿刺治疗,因为此时中耳液体已经变得粘稠;更为严重的则需要内置通气管。
慕医生提醒:
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和后天原发性胆脂瘤等,这些病变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听力减退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是不能拖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