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听会造成听力下降
有着便捷、时尚的外表,Ipod等随身听音乐设备的魅力让全世界的年轻人折服。然而这些时尚的随身音响在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来越精彩同时,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听力的“隐形杀手”。
帅气的小X最近买了新车,本是个高兴的事,却被个乌龙事件扰了好心情。兴奋的提车回家,却在倒车时撞上了桩子,“新车的倒车雷达失灵啦!” 小X气愤的将车开回4S店检修,结果却一切正常,招来几个朋友来听都说没问题。难道是我的耳朵出了问题?带着一脸的郁闷,小X来到我院耳鼻喉科检查,听力测试结果显示,小X的“耳朵”真的出了问题。他双耳的纯音听力检查4000Hz听力明显下降,听力图呈现 “V”型曲线。小X的听力下降是噪声性聋。仔细的询问病史后发现,原来造成小X听力下降的“隐形杀手”竟然是他的好伙伴“随身听”。小X喜欢欧美音乐,从高中起就每天带着耳机听音乐,上班后随身听更是伴他度过了无聊的上下班乘地铁时间。
噪声性耳聋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病因:长期工作于噪声级大于90dB的噪声环境中即可对耳蜗造成损害,但耳蜗受损程度也受噪声暴露时间、噪声强度与性质、个体敏感程度等因素有关。
接触噪声,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只要时间不长,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适应。但如果继续接触噪声,听觉疲劳不能得到消除,听力持续下降,就会造成毛细胞死亡,噪声性听力损失,成为难以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噪声级为75分贝以上就会干扰谈话,使人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便会造成内耳毛细胞的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很多从身边经过的‘MP3一族’,他们耳机的声音甚至旁边人都能听见,噪声往往超过90分贝。据美国耳科协会调查显示,使用MP3时,耳膜接受的噪声分贝,最高竟达115分贝。
目前市场上耳机大致有头戴式和耳塞式两种,头戴式耳机听音效果好,耳塞式耳机携带方便,但两种耳机对耳朵的伤害其实都是一样的。正常情况下,声音经过一段距离才能到达耳朵,这中间声音中的高频部分已经在衰减吸收。但耳机听音乐,由于耳膜与耳机振动片距离很近,声波范围小而集中,无衰减的直接传入内耳。特别是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随身听的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
因此配带随身耳机要选择音色相对比较均衡的,有消声作用的(即可以减低本底噪声),不要过分追求高音或者低频。要有健康的耳朵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大音量戴着耳机听音乐,一般不宜超过80分贝~90分贝,而且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连续收听时间不宜超过一小时,中途最好休息一会再收听,要尽量少听对听觉刺激大如摇滚之类的音乐。总之在听音乐时尽量选择公放音响,音量尽可能低些,时间尽可能短一些,凡事都要适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