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护理治疗 > 日常保健 > 儿童听力损失的预防,这些误区及保健常识要谨记

儿童听力损失的预防,这些误区及保健常识要谨记

2018-03-21 来源:聋康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值得家长关注的是,有些听力损失是迟发性的,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所以即使孩子通过了听力筛查,也应在孩子0-6岁定期监测听力。

简单介绍一下儿童听力损失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听力障碍是出生时常见的发育缺陷之一,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约为1-3‰,然而听力损失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远远高出出生时的比例。听力健康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15岁以下儿童中通过合理预防,约60%的听力损失可以避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做好儿童听力损失的预防及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儿童听力方面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1: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孩子就不会存在听力损失问题。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脑干听性反应测试(AABR)。然而OAE只能反映外毛细胞至外耳道的功能状态,不能反映更高层次听觉通路的情况。而AABR筛查的刺激声输出为35dBHL,因此这一筛查手段对极少数轻微听力损失可能造成遗漏。

值得家长关注的是,有些听力损失是迟发性的,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所以即使孩子通过了听力筛查,也应在孩子0-6岁定期监测听力。

误区2: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通过,或仅有一个基因位点存在杂合突变,孩子就不会存在听力问题。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针对的是部分遗传性耳聋疾病热点基因,以北京市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为例,以往筛查所覆盖的为耳聋常见的4个基因9个位点(GJB2基因上的c.235delC、c.176_191del16、c.299_300delAT、c.35delG,GJB3基因上的c.538C>T,线粒体DNA中12SrRNA基因上m.1555A>G、m.1494C>T,SLC26A4基因上的c.2168A>G、c.919-2A>G)。

为进一步满足耳聋基因筛查需求,提高耳聋疾病检出能力,专家们也在论证将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检测指标新增加SLC26A4基因上c.1229C>T、c.1975G>C、c.1174A>T、c.1226G>A、c.2027T>A、c.1707+5G>A共6个位点,把筛查范围扩展为4个遗传性耳聋基因上的15个位点。

然而,目前发现的与耳聋疾病相关基因有近300个,即使增加了位点我们的筛查也是非常不全面的。如果孩子经过筛查只发现有某一基因位点的杂合突变,但在这一基因的其他位点亦存在突变(不包含于筛查范围)构成复合杂合突变,孩子同样也可能出现听力损失。同理,基因筛查正常的孩子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误区3:已诊断为轻度听力损失的6个月以上婴幼儿或单侧听力损失儿童不用佩戴助听器。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总会说:"我们孩子听的到啊,怎么会有听力问题?"然而我们定义的听力障碍是听力损失达到26dBHL及以上,而日常交流的说话声能达到60-65dBHL,这样的声音孩子是一定能听到的。

孩子良好的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且一些语言的学习并非刻意,轻度听力损失会使孩子听不好而导致部分发音清晰度欠佳,到了学龄期可能因听力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因此儿童的轻度听力损失也需要干预。

根据2010年版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6个月就已达到听力损失干预年龄,尽早干预有利于孩子获得与同龄儿童相似的听力言语发育轨迹。单侧听力损失也应尽早干预,以利于孩子更好的获得双耳聆听优势,提高声源定位和嘈杂环境中的言语识别能力。

儿童听力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针对性预防?

可以说,引起听力损伤的因素很多,如遗传性因素(单基因隐性遗传、线粒体遗传等)、感染性因素(如流感和高热)、传染性因素(如腮腺炎等)、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噪声等。这些因素都可导致耳蜗毛细胞受损、退化、死亡,从而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预防听力障碍的发生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种情况:

(1)从婚检开始,孕期注意保健,避免感冒和感染,孕期不乱服药。

(2)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若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能口服则避免使用针剂,用药后监测听力,对用药产生的听力损失及时干预,把听力损失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3)预防中耳炎: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短、宽、直、平,鼻咽部分泌物及细菌等微生物亦经此侵入中耳,且儿童鼻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处于不同程度增生肥大状态,腺样体沟裂或扁桃体隐窝易隐藏细菌和病毒,由此蔓延引起中耳感染的机会多。

几乎每个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在某一阶段都会染上渗出性中耳炎。母亲要避免婴儿平躺着喂奶的做法,因为这样奶水容易进入孩子中耳腔,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感冒及感冒时用力擤鼻涕、游泳、洗澡也易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4)病毒感染如麻疹、腮腺炎、耳带状孢疹等常并发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须及时就医。

(5)强噪声:人耳有在强噪声环境中暴露一定时间听阈升高,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后听阈得到恢复的现象,这是暂时性阈移,耳的听觉感受器并未受到损害。

但长时期暴露于强噪声,暂时性阈移就不容易恢复,而且会逐渐累积,导致内耳感受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转变成永久性阈移。

为保护听力,儿童应避免接触过多或过强噪声,如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KTV停留时间过长、放鞭炮等等。

(6)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儿童避免撞击头部,更不可掌击耳部。擤鼻涕时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的擤,以及大便时尽量避免过分用力。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戒除掏耳朵的习惯,尤其是家长不要为小孩乱挖耵聍。

其实,耵聍有保护外耳道的作用,且会随着口腔的运动向外自行脱落。个别油性耵聍可定期到医院让医生处理。

儿童听力损失的预防,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点?

新生儿期

及时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未过孩子3个月时按时进行听力诊断,如果诊断为听力障碍,需要在6个月时进行合理干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

应注重对中耳炎的预防,如母亲要避免婴儿平躺着喂奶的做法,避免用力擤鼻,洗澡、洗头、游泳时避免水进入耳朵。

感冒也是中耳炎的诱因,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传染病亦易并发中耳炎,因此家长应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孩子抵抗力。

其他

如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要避免孩子头部受到撞击、减少孩子发烧、感冒、情绪激动的次数,12SrRNA基因携带者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另外,孩子应在0~6岁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听力随诊,发现孩子听力下降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及早发现听力损失,进行合理治疗和干预。

如何做到儿童听力损失的早发现?

要想早期发现儿童的听力损失,了解孩子的听力言语发育轨迹至关重要。如果孩子没有出现其年龄段应有的行为,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听力。

1个月:听到声音会眨眼或停止动作,听到大声会惊醒。

2个月:跟他讲话有反应,睡觉时听到大声能惊醒,对突如其来的声音能有所觉察,安静下来、不笑不动等。

3个月:开始能侧耳听声,对不同声音有不同表情,眼睛与头部有偏向声音的定位意识。

3-4个月:孩子头能开始转向声源方向,两眼能转到同一方向。

4-5个月:对叫他有反应,能够辨别出母亲的声音。

5-6个月:孩子头能轻快的转向声源。

6-7个月:在电视机转换节目时有反应,如静下来眨眼睛等。

7-8个月:对动物的叫声也开始有反应,开始注意到雨声、车声,能听懂一些话,如说"再见"他能招手等。

9-12个月:会叫"妈妈",头能转向下面或侧面寻找声源,对他唱歌会手舞足蹈。

1-1.5岁:能按成人简单的指示行动,当父母说孩子身上某些部位名称时他会指点。

1.5-2岁:会说一些话,并能转头自如的寻找声源。

2-3岁:能明白物品功能,能听懂许多的指令,如跳、吃、带帽等。

2岁以上:孩子的听力水平接近成年人,语言能力发展较快。

尤其对于单侧听力损失儿童,如何有效发现和预防?

与双侧耳聋患儿相比,单侧耳聋患儿症状不明显,一般不易被发现。通常情况下,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单侧耳聋患儿听力无明显异常表现,这往往给家长及儿童保健人员一种假象,认为孩子的听力是正常的。

但是,细心的家长或幼儿园老师也能够发现一些异常,如:患儿总是用一侧耳听声音,接打电话总会换用一只耳朵,在嘈杂的环境中反应比别的孩子差。

进入幼儿园或小学后,患儿接受常规的儿童听力筛查,部分单侧耳聋的患儿可以被筛查出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尚未普及之前,单侧耳聋的发现年龄相对较晚。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的普及,单侧聋发现年龄大大提前。发现年龄的提前是能够进行早期干预的前提,干预时间越早,干预效果就会越明显。

儿童听力损失的预防,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第一点:进一步深化耳聋预防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耳聋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耳聋预防的重视和认知,从源头上预防听力残疾的发生,是听力残疾预防的基本措施。

近年来,借助全国"爱耳日"、"助残日",通过形式多样的耳聋预防宣传活动,儿童听力障碍预防、听力保健、听觉语言康复等科普知识得到有效推广,社会公众对于儿童听力健康的关注度也极大提升。

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公众爱耳护耳意识有待加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听力障碍预防及康复知识也亟待普及推广。

第二点:推进贫困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全国各地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并不平衡,呈现东部地区开展多、中西部地区开展少,城市相对开展较好、农村及偏远地区筛查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贫困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可以极大推进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我国的开展,对于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点:开展耳聋基因检测

耳聋基因检测可筛查出尚未发病的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耳聋发生。近年来,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启动了新生儿听力及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模式。联合筛查能使新生儿听力缺陷的发现率提高20倍以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