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护理治疗 > 日常保健 > 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千万别随便掏!

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千万别随便掏!

2018-03-13 来源:南阳医专二附院分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外耳道受刺激,引起病毒感染,发生外耳道乳头状瘤。虽说一般情况下,这种肿瘤都属于良性,但是其实也有2%的恶变率。

挖鼻孔、抠肚脐、掏耳朵,堪称人生三大乐(恶)趣。

尤其是从中弄出一大坨不明污垢时,那成就感真是杠杠的。

别不好意思承认,背地里偷偷干这些事儿的人有你吧?

没办法,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勤(shou)快(jian),不“抠抠挖挖”就不舒服。你以为你这是爱干净的表现?

其实.....并不是!!

尤其是在掏耳朵这个不自觉的行为上,大家都有太多的误区!

今天就来重新认识一下它~

耳屎一无是处?

很多人因为耳屎带有一个“屎”字,就将其与大便等同起来——

①没有任何作用

②掏得越干净越好

于是,双手总是不受控制似的,隔三岔五地就给耳朵“搞搞卫生”,认为掏掏更健康。

其实才不是!

对于耳朵来说,耳屎其实是耳朵的保护伞,一直在默默无闻地保护着耳朵,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平常该不该掏耳屎?

不管你是干性还是湿性耳屎,除非有不适症状,否则不需要处理。

首先,耳道本来就有天然的自净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能够自行排出。

比如在我们说话、吃饭、打呵欠时,耳屎会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悄悄地从耳道里溜出来。

其次,频繁掏耳朵坏处多。比如:

划伤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

外耳道受刺激,引起病毒感染,发生外耳道乳头状瘤。虽说一般情况下,这种肿瘤都属于良性,但是其实也有2%的恶变率。

频繁掏耳朵,会加快“耳朵死皮”脱落,会让耳屎越掏越多,耳朵越掏越痒。

不小心捅破耳膜,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是丧失听力。

所以,别手贱,不要有事儿没事就去掏耳朵。

但是,若平时耳朵痒了、耳屎多了,那掏掏倒也无妨。

不过要注意以下5点

①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周最多掏一次。

②掏的时候不要太深入,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耳屎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③如果耳屎又大又硬,影响听力,千万不要强行取出。

④已有外耳道炎症者,或取出困难者,最好到医院请医生帮忙解决问题,以免造成耳道损伤。

⑤可以用清洗代替掏,洗澡的时候在莲蓬头下清洗耳道就够了,同时注意控制水温和水流速度。

千万别随意给孩子掏耳朵

这里要着重提醒一下各位家长们,不要随便给小孩子掏耳朵。

小孩子外耳道的皮肤娇嫩,不易操作,用棉签或牙签去掏易致外耳道的皮肤受损引起炎症。

更有甚者可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

从1990年到2010年,约有260000个孩子因为耳朵受伤而被送入急诊室。

如果想清洁耳朵,可以用湿毛巾简单地给孩子擦擦外耳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耳屎较多的,建议把孩子带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取出。医院有专门的清理耳屎的设备,可以避免用手掏时不慎损伤外耳道或耳膜的风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