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也有过耳朵不通、嗡嗡叫、闷闷胀胀的感觉呢?
如果您多留心注意,这样的感觉跟搭飞机、坐电梯、或者过隧道时耳朵的不舒服是不是很类似呢?其实,这都是耳咽管在作祟。大多数人或许都听过耳咽管,但是并不清楚它的位置及功能,它又称为欧式管,存在于鼻腔后方的鼻咽部与中耳之间,可别小看了这一条总长不过3公分的细小通道,它却肩负了维持中耳通气的功能,可调节耳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压力一致,并适时排除中耳内的分泌物或发炎物质,让我们中耳腔能保持在干燥且干淨的状态。
耳咽管功能异常的病因
常见的病因为鼻部的慢性疾病,举凡鼻过敏、感冒及鼻窦炎、鼻涕倒流等等,均会造成耳咽管开口周围的黏膜发炎肿胀,进而妨碍耳咽管正常开启的功能。一旦耳咽管的开合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以上提到的不适症状。
相较于大人而言,小孩的耳咽管较短且较平,容易使得鼻部的细菌或分泌物逆流而上,造成小孩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并发急性中耳炎,严重时会导致中耳积水、听力下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的学习,临床症状包括耳痛、发烧及焦躁不安,有的幼儿常会用手搔抓耳部。治疗方面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配合后续观察两至三个月时间,约九成的患者会自行痊癒,而大约有一成的患者积水并未改善,则应配合手术抽水的方式来治疗。
长期耳咽管功能不良,会导致中耳的分泌物无法排除,临床上称为“积液性中耳炎”。这种病症若出现在小孩子,常见的原因为鼻咽部的腺样体增生,而妨碍耳咽管的开启;相较之下,若发生在大人身上,特别是单侧的中耳积水,需要特别检查鼻咽部有无异常肿瘤出现(如:鼻咽癌)。
有另一种特殊类型的耳咽管异常,我们称之为耳咽管开放症。是因为耳咽管一直都保持在开启的状况,病人会听得到自己的呼吸声,或者听别人说话有回音等异常感受,这种情况大多起因于体重突然减轻,如减肥、癌症病患、或是电化疗副作用等等。
其实大多数时间,耳咽管都是呈封闭的状态,只有在吞嚥、打哈欠时,因为周围肌肉的牵动才会间歇性的开启。若要人为、主动的开启耳咽管,可以试著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用力吹气,增加压力来让耳咽管被动的开启,有时针对耳朵不适的症状,也可试著多嚼口香糖,也有拉扯肌肉,增加被动开启的功效。
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效果仍不佳,则不妨直接在耳膜上打个小洞,目前这是平衡中耳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若相同的症状反复发生,可考虑置入“中耳通气管”平衡内外压力并可协助排除中耳积水。
耳咽管功能异常首重诊断
若是起因于慢性鼻病者,应接受药物或相关手术治疗;腺样体增生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处理;若鼻咽部有可疑肿块,则应立即接受切片以确定诊断;甚至恼人的耳鸣,也有部分是导因于耳咽管功能异常的缘故。这些都必须在正规专科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后再对症给予适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