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鼻炎 > 鼻塞和过敏性鼻炎 鼻炎的分类与诊断

鼻塞和过敏性鼻炎 鼻炎的分类与诊断

2017-08-04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鼻塞和过敏性鼻炎,是很常见的病症!在学习、工作中的药学人员,必须要掌握,这样才能通过考试,这样才能进行用药指导!其实也是每个公众应该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安全的用药!

  鼻塞和过敏性鼻炎

  鼻塞

  鼻腔黏膜上有丰富的血管、黏液腺的纤毛,鼻中隔前下部也有纤密的毛细胞血管网,当受到刺激、过敏、感染时,鼻黏膜血管迅速扩张和肿胀,出现鼻塞。

  常见病因

  ①感冒;

  ②慢性单纯性鼻炎;

  ③慢性鼻窦炎;

  ④过敏性鼻炎;

  ⑤慢性肥厚性鼻炎;

  ⑥鼻窦肿瘤等。

  临床表现

  1急性鼻炎

  即感冒,起病急骤,常伴有发热、全身疼痛等特点,一周内常自行缓解。

  2慢性单纯性鼻炎

  鼻塞呈阵发性或交替性,日轻夜重,受体位影响,平卧时症状加重。

  3慢性鼻窦炎

  伴有流黄脓涕,可伴有头痛、记忆力下降等。在感冒后可出现持续不愈的流脓涕。

  4过敏性鼻炎

  多伴有打喷嚏、流清涕、鼻痒、流泪。小儿易合并哮喘。可常年发作,也可季节性发作。

  5慢性肥厚性鼻炎

  多为持续性鼻塞,对麻黄素不敏感。

  6鼻窦肿瘤

  鼻塞多为进行性加重的。单侧或双侧,如伴有鼻出血,要警惕恶性肿瘤。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

  1口服伪麻黄碱

  主要兴奋肾上腺素能的α受体,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减轻鼻充血及伴咽鼓管充血的浆液性中耳炎,常与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组成复方制剂用于缓解感冒后鼻黏膜充血、症状。如氨酸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美扑伪麻片等。

  2鼻腔用药

  对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局部选用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萘甲唑啉滴鼻剂、羟甲唑啉滴鼻剂;赛洛唑啉滴鼻剂。

  复方薄荷脑鼻用吸入剂:使用时,旋下外套,将塑料内管紧密接触一侧鼻孔,用手指按压另一鼻孔,然后深吸气2~3次,以使鼻黏膜血管收缩,缓解鼻腔堵塞,减少鼻黏膜出血,改善鼻腔的通气性。

  3鼻塞和流涕

  是过敏性鼻炎症状的代表性特征。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鼻喷雾剂,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及其手术前后、慢性鼻炎等的有效方法,糖皮质激素有明显的消炎、抗过敏和减轻水肿作用,有促使病变的鼻腔黏膜逐渐恢复至正常的作用。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以早晨用药为好。

  处方药

  1鼻窦炎的急性期

  尽早采用足量抗菌药控制感染,应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氯唑西林、林可霉素等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或应用罗红霉素、头孢菌素等口服,应根据病原菌选用。

  2呋麻滴鼻液

  为复方制剂,呋喃西林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盐酸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可直接激动血管平滑肌的α、β受体,使皮肤、黏膜以及内脏血管收缩。用于鼻部则可收缩鼻黏膜血管,因此可作为鼻用减充血剂,缓解鼻黏膜充血、水肿、鼻塞。

  3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开始时每个鼻孔各2喷,早晚各1次。一日最大用量不超过8喷(256μg),症状缓解后每天每个鼻孔喷1次,每次1喷

  注意事项

  1麻黄素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

  属于拟肾上腺素药,可以兴奋α和β受体,对鼻腔黏膜血管收缩作用的特点是迅速显效、作用短暂,紧随着短暂的血管收缩作用之后就是反跳效应,导致更为严重的鼻塞。且连续使用麻黄素滴鼻后,可导致药物性鼻炎。药液过浓或滴入次数过多可致反应性充血等。因此,应采用间断给药,每次宜间隔4~6小时。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可引起偶见一过性的轻微烧灼感、针刺感、鼻黏膜干燥以及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反应。对儿童、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癫痫、闭角型青光眼、幽门梗阻、膀胱颈梗阻、鼻腔干燥和萎缩性鼻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糖尿病、冠心病者慎用。

  3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

  不宜引起药物依赖,但并不能完全避免不良反应,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鼻魈、鼻腔受刺激或灼痛、咽喉肿痛。正在服用其他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师或到医院检查。由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伤口愈合的作用,因而对于新近接受鼻部手术或受外伤的患者,在伤口愈合前不应使用鼻腔用糖皮质激素。

  4口服含伪麻黄碱制剂

  老年患者和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抑郁症及哮喘等患者、12岁以下儿童在使用前应向医师咨询;氨酸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美扑伪麻片中还含有H1受体拮抗剂成分可能引起头晕、嗜睡,故服药期间不宜驾车或高空作业、操纵机器;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不宜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合用。

  5用滴鼻药前

  要将鼻涕擤干净,擤鼻时要压住一侧鼻翼,将分泌物轻轻擤出来;不能捏住双侧鼻翼用力擤,这样容易将分泌物通过咽鼓管挤入中耳,引起化脓性中耳炎。如鼻腔内有痂皮,可用温水清洗,等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水。滴鼻时须取鼻部低于口和咽部的体位,如仰卧于床上,头向后伸,鼻孔朝上或取坐位头尽量向后仰,这样能避免药液流入咽部而引起口干、口苦。滴药后,要静卧3~5分钟,并轻压双侧鼻翼3~4次,让药液与鼻黏膜接触,然后坐起,使多余药液从前鼻孔流出。滴鼻液用量应按照说明书或医瞩,一般每日3次,每次每侧2~3滴为宜。

  6使用鼻喷雾剂时

  患者采取端坐位,头稍后仰,喷头插入一侧鼻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鼻黏膜,喷射方向为前后位,但宜稍偏向外侧壁。喷射时可作深呼吸,喷完后可屏气几秒钟,在短时间内勿做擤鼻动作,以求药物存留鼻腔更长时间。

  7向鼻内滴药时

  滴管头不要碰到鼻部,以免污染药液。不能长期擅自依靠滴鼻液来改善鼻腔疾病,当药液使用效果差时,应停止继续使用,请专科医生诊治,以免丧失治疗时机。

  8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渐用冷水洗鼻、洗澡,也可坚持鼻部按摩,每天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鼻翼,正反方向各10次;或用淡盐水漱口,以提高上呼吸道的免疫力。

  过敏性鼻炎

  体外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的鼻腔黏膜免疫反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反应。过敏性鼻炎分为轻、中、重度,尚有间歇和持续型,分为四型,由轻至重依次为轻度间歇型、中重度间歇型、轻度持续型和中重度持续型。间歇型过敏性鼻炎一般一周发作4次左右,病程少于4周,持续型过敏性鼻炎则几乎每日发作,且病程长。

  过敏原

  (1)吸入性过敏原如室内、外尘埃,尘螨、真菌、动物皮毛、棉花絮等。

  (2)食物性过敏原如鱼虾、鸡蛋、牛奶、面粉、花生、大豆等。

  (3)药源性过敏原如磺胺类、奎宁、抗生素等均可致病。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主要的诱发因素为花粉。但近年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加剧,使原来不是过敏性体质的人也演变成过敏性体质。而车辆的增加,柴油废气中的芳香烃颗粒又加速过敏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另外,汽油、油漆、乙醇、甲醛等接触物,它们虽然不是过敏原却成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强刺激。

  临床表现

  1鼻塞

  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或双侧,程度轻重不一。常伴有嗅觉障碍,多为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持久的。

  2鼻涕

  常有大量清水样鼻涕,尤其在急性发作期明显,急性反应趋向减弱或消失时,可减少或变稠厚,若继发感染可变成粘脓样分泌物。

  3鼻痒

  多为阵发性鼻内痒,甚至有眼部、软腭、耳、咽喉痒感。

  4喷嚏

  为连续打喷嚏,清晨和夜间加重,每次发作少则几次,多则几十次,并有流水样或稀薄黏液样涕。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

  1口服给药

  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不仅能阻止早期炎症反应,且能稳定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阻止组胺及其他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阻止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浸润,从而抑制或减轻晚期的炎症反应。亦可选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赛庚啶。

  2局部给药

  局部治疗使用拟肾上腺素药物,萘甲唑啉滴鼻液、羟甲唑啉滴鼻液,赛洛唑啉滴鼻液(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1%麻黄碱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成人和6岁以上儿童)。用复方萘甲唑啉喷雾剂喷鼻。拟肾上腺素药能使鼻黏膜血管收缩,减轻充血,缓解鼻塞。

  处方药

  1口服给药

  (1)抗组胺药

  成人与6岁以上儿童可选择一日1次服用西替利嗪。

  (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如孟鲁司特钠片,能特异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阻断白三烯引起的鼻部炎症。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首选泼尼松,激素的使用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切不可长期使用。

  (4)中西医结合治疗

  最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炒白术和防风,其次是桂枝、苍耳子、辛夷花等。

  2局部给药

  局部喷鼻,可选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于鼻腔喷雾吸入,一日用量不可超过400μg。或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在获得预期效果后,减少用量至控制症状所需的最小剂量,如每日早晨每侧鼻孔喷入64μg。当症状被控制时应用维持量,一次每侧鼻孔55μg;如果症状未被有效控制,则剂量可增至每侧鼻孔220μg。

  注意事项

  1抗过敏药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应用治疗可减轻对过敏原的反应并抑制炎性反应,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性鼻炎,使病情更为复杂。同时高剂量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引起生长发育迟缓。

  2泼尼松

  对全身性真菌感染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敏者禁用。有严重精神病史者、癫痫、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新近胃肠吻合手术者、严重糖尿病、高血压、青光眼、骨质疏松者禁用。未能用药物控制的病毒、细菌、真菌感染者禁用。心脏病或急性心力衰竭者、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者、肾功能损害或结石、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慎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

  对肺结核、伴有疱疹和鼻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对鼻腔和鼻旁窦伴有细菌感染时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对已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并造成肾上腺功能损伤者,改用鼻喷雾剂局部治疗时,也应注意检查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同时注意鼻喷雾剂仅用于鼻腔,不得接触眼睛,若接触眼睛,立即用水清洗。

  4孟鲁司特钠

  除非明确需要服药,孕妇应避免服用孟鲁司特钠。

  5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应提前2~3周用药,季节过后,不能立即停药,应继续用药2周左右。

  6注意区别感冒症状

  和感冒症状相似,患者要注意区别,如果没有办法确定,千万不可乱用药,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进行合理的治疗。

  7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变应原

  如宠物、羽毛、花粉等;做好室内环境控制,如经常通风、被褥衣物保持干燥,不使用地毯等。

  鼻炎的分类与诊断

  一、概述

  鼻炎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鼻腔分泌的稀薄液体样物质称为鼻涕或者鼻腔分泌物,其作用是帮助清除灰尘、细菌,以保持肺部的健康。

  当鼻内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还可以经前鼻孔流出。

  二、症状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

  鼻炎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头昏等,但仅靠这些鼻炎症状是不能诊断鼻炎的,还要靠耳鼻喉科医生详细的检查,因为自己感觉是鼻炎,其实可能是鼻息肉、鼻中隔弯曲、鼻窦炎,甚至恶性肿瘤。

  鼻炎的表现多种多样。从鼻腔粘膜的病理学改变来说,有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

  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

  此外,有一些鼻炎,虽发病缓慢,病程持续较长,但有特定的致病原因,因而便有特定的名称,如变态反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三、类型

  1.急性鼻炎

  急性感染所致,俗称“伤风”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状,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见,病情一般经过7~14天便逐渐好转,抵抗力强者可不治自愈。

  常见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为病毒感染,并常继发细菌感染。主要症状为鼻堵塞和分泌物增多,早期为清水样涕,后变为粘液脓性鼻涕,病人可有低热和全身不适。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有分泌物。

  本症应以预防为主,患病后服清热解毒药物,鼻内滴1%麻黄素液,必要时服用磺胺药或抗生素(如卖场中“亿劲”“头孢克肟”)。

  2.慢性鼻炎

  为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常见多发病,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与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治疗不彻底和反复发作有关。

  轻者称为单纯性慢性鼻炎,重者称为肥厚性慢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堵塞,轻者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重者为持续性,鼻分泌物增多。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鼻道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

  严重的肥厚性鼻炎由于组织增生,粘膜表面凹凸不平,下鼻甲呈桑葚状变化,中鼻甲粘膜呈息肉样变。鼻内滴入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等能改善鼻腔的通气和引流,使炎症消退。

  较重者可在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硬化剂,也可作电灼或冷冻疗法以改善通气,严重者需将增生部分的鼻甲作手术切除。中药及针刺治疗对轻症患者有一定效果。

  3.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的发生与气候和职业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系鼻粘膜长期受刺激而发生粘液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引起,粘膜因而干燥甚至有浅表糜烂。

  4.萎缩性鼻炎

  主要是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缩。由于鼻组织萎缩,虽然鼻腔比较宽大,但鼻粘膜却丧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内干痴形成,患者仍感通气不畅。当有细菌感染时,其毒素及排泄物等产生恶臭气味。

  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者病因不明,有鼻甲粘膜及骨质萎缩。患者有鼻塞、鼻内有臭味,并有脓痂。检查见鼻粘膜干燥萎缩,下鼻甲缩小致鼻腔宽大,由于有细菌感染,鼻内有大量灰绿色污秽痂皮、有臭味,故又称“臭鼻症”。严重者可继发萎缩性咽炎和喉炎。

  治疗此症尚无特效疗法,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除去痂皮,滴入液体石蜡、复方薄荷油、复方鱼肝油合剂等可减轻症状,儿童患者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A。

  5.干酪性鼻炎

  一种罕见的鼻病。临床特征为鼻内干酪样物积聚,有恶臭,日久侵蚀软组织和骨质,发生鼻内、外畸形。在干酪样物质中发现有脱落上皮、坏死组织、化脓细胞、胆固醇结晶及霉菌样微生物。

  6.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是不恰当的鼻腔用药长期持续作用的结果,也可理解为是一种慢性鼻炎。其致病原因是不恰当的鼻腔用药,包括使用作用强烈的鼻粘膜血管收缩滴鼻剂、药液浓度过高、非等渗药液、用药过量或长期用药等。这些均会损害鼻粘膜纤毛的结构,从而影响鼻粘膜的生理功能,产生临床病症。

  7.变态反应性鼻炎

  俗称过敏性鼻炎,其主要症状是突然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且反复发作。

  一年四季均犯病者叫“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仅在固定的季节中发作者叫“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前者主要由屋内灰尘、螨虫、霉菌及棉絮等引起,后者主要由花粉引起。

  该病属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特点是症状发生快而突然,所以又称为速发型。当过敏者与过敏物质接触后,体内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形成后就吸附在嗜碱性细胞表面,使机体致敏。当再次接触同一过敏物质后,该物质和IgE结合,激活了嗜碱性细胞内的酶,释放出组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作用于某些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当变态反应性鼻炎发作时,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内大量清鼻涕存留。

  花粉症与某些花粉的飘散期有关,在中国北方地区,多于7~9月发作,以蒿属植物为主。除鼻部症状外,可有眼、耳、咽及皮肤瘙痒或哮喘等。常年性者需行实验室检查,以便和他种慢性鼻炎相鉴别。这种患者常被误认为是患伤风感冒、急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可行脱敏治疗及抗过敏药物治疗,如扑尔敏、酮替芬、息斯敏、仙特敏及鼻可灵等;鼻内滴用血管收缩药以改善鼻塞及流涕;必要时亦可考虑手术治疗。鼻渊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为临床特点的中医病证。相当于西医的鼻窦炎。

  四、并发症

  随着城市生活日趋现代化,汽车尾气、化妆品、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这些都是引发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的主要原因。

  目前,患鼻炎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年龄趋向低龄化。鼻炎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对人体的危害更不容忽视,得了鼻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千万莫让鼻炎发展成大病。

  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各异,危害极大,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靡等,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而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导致闻不着香臭等气味。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鼻炎交替性和间歇性的特点,结合临床检查,诊断不难。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肥厚性鼻炎:持续性鼻塞较重;鼻涕不多,呈粘液性或粘脓性,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和嗅觉减退。

  2.过敏性鼻炎: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多突发性出现;鼻涕清稀、量多,常伴有鼻痒、喷嚏频作等症。

  3.萎缩性鼻炎:鼻腔宽大,但因大量于痂瘀积,可产生鼻塞;鼻腔干燥,伴有鼻臭;嗅觉明显减退,常伴有较剧烈的头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