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有时会间断一下再次出现。
有很多人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得了中耳炎,因为不同的中耳炎症状也不相同。那么就很有必要了解下中耳炎到底有哪些症状。以及那哪些种类的中耳炎。中耳炎患者平时要保护好自己耳朵的清洁。那么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症状:化脓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说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有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能的发热、呕吐等。其后果是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它并发症有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分泌性中耳炎
症状:(1)耳聋: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突然出现听力下降,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
(2)耳痛及耳内闷胀。
(3)耳鸣:多为低音调“轰轰”样耳鸣,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
(4)儿童病人可表现反应迟钝、误听或注意力不集中。
(5)耳镜检查:急性期鼓膜充血、内陷、光锥变形或缩短,锤骨短突外突明显;鼓室积液后鼓膜颜色改变,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若病程较长,则鼓膜多灰暗、混浊。若分泌物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线,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若鼓室内积液多,则鼓膜外突。
3、卡他性中耳炎
症状: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由于咽鼓管粘膜因较长时间的充血、水肿,变得增厚或粘连,引起咽鼓管的功能不良。鼓室内由于长期负压,使鼓膜内陷,活动的范围变小,因此出现耳聋、耳鸣症状。耳聋:常因反复急性发作,听力时好时坏,渐进加重。初可为传导性,继可为混合性,早期亦可有“自声增强”现象。积液粘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耳鸣:耳鸣常使病人甚感苦恼,初可为低音调,晚期可为高音调(如蝉鸣),但无一定规律,有的患者可感觉耳内有闭塞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缓解。
4、渗出性中耳炎
症状:(1)耳内有闭塞胀闷:凡急性期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耳内阻塞胀闷,头晕。慢性者仅有阻塞感。儿童表述不清。
(2)听力下降:急性渗出性中耳炎表现上呼吸道感染在前,听力下降在后,自听有回声,头部摆动时可出现症状加重或减轻。慢性渗出性中耳炎起病隐匿,往往说不清发病时间。儿童双耳患病时常出现对音响反应迟钝,看电视要调大音量,学习精力不集中。若一侧耳朵正常,可长时间不被家长发现。
(3)耳鸣:急性期耳内有过气水声,中后期因中耳腔内积存液体形成纤维粘连,出现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耳鸣。
(4)耳痛,少数渗出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
5、慢性中耳炎
症状:(1)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证明已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6、急性中耳炎
症状: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垂。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患耳可能听觉失灵。
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症状:(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燥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3)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4)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5)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耳朵里面痛,就是中耳炎吗?
耳朵里面痛,就是中耳炎吗?
生活中出现耳痛,就是中耳炎吗?其实不然,临床上多种疾病都会导致耳痛的发生。
1、耳神经痛—耳大神经,三叉神经痛可能会导致耳痛常为刺痛,疼痛较为剧烈,疼痛持续时间数秒或几个小时不等。
2、颞颌关节痛—颞颌关节位于外耳道前方,此处疼痛也会让人误认为是耳痛,这种疼痛往往在咀嚼硬东西等情况下发生。
3、急性中耳炎—小朋友多见尤其好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常常半夜发作。疼痛剧烈,不能入睡,但是疼痛时间不会太长。若外耳道没有液体往往疼痛剧烈,若有液体流出可能已经发生鼓膜穿孔。而常见的慢性中耳炎很少会导致耳痛。
4、外耳道癌和中耳癌—很少的一部分患者长期中耳炎不治,或突然有中耳炎出血的状况,要注意中耳癌的风险。
耳朵流脓,就是中耳炎吗?
耳朵流脓有很多的原因,并非只要耳朵流脓就是中耳炎!这个时候不仅要观察流脓的性质,还要判断耳朵流脓的来源。
中耳黏膜发炎流脓,多有鼓膜穿孔;外耳道流脓,外耳道感染引起的,往往鼓膜是完整的;有部分患者是发生在碰撞和外伤之后的流水(清凉液体),这可能是外伤引起颅底骨折后的脑脊液,一定要加强认识。最后针对不同原因的流脓,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中耳炎有哪些危害?
大部分的中耳炎会影响听力,导致中度到轻度的听力损失,短期内会导致传导性耳聋,长期发展还会导致混合性耳聋。
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听力杀手,它们会导致鼓膜增厚,中耳积液,若中耳积液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导致中耳听骨链粘连运动受限引起传导性耳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的慢性炎症会损害内耳,从而导致混合性耳聋,听力减退早起比较轻微,后期加重,年龄越大越明显。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包括颅内并发症和颅外并发症;如脑脓肿,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