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宝宝患上中耳炎,竟因妈妈 儿童中耳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宝宝患上中耳炎,竟因妈妈 儿童中耳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2017-07-26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赵女士最近觉得很苦恼。自己6个月大的宝宝最近总是不肯吃奶,而且整天哭闹,夜夜烦躁不安。后来听朋友说宝宝可能是患了耳病,心想:怎么可能,只是小朋友心情可能不太好。

  宝宝患上中耳炎,竟因妈妈

  接着,宝宝的状况越来越明显。孩子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这才送到医院检查。经诊断,赵女士的小孩果然是患上了中耳炎。

  秋冬季节即将来临时,婴幼儿因感冒引发中耳炎的十分多见。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小儿常会感觉到耳深部搏动时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所以中耳炎患儿往往不肯吃奶。

  年纪大一点的儿童会说耳朵痛,但婴幼儿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摇头或用手揉耳等。

  进入秋冬季节后,婴幼儿因感冒引发中耳炎的十分多见,由于年幼不能表达,患病的孩子往往不肯吃奶,家长要引起注意。

  1、婴幼儿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有关。

  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婴儿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婴儿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婴幼儿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喂奶后将小儿抱起,轻拍后背,以便胃内空气排出。

  据了解,65%的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至少会受到一次耳炎或其他听觉器官疾病侵扰。如果孩子有不肯吃奶、夜间啼哭、摩擦单侧耳朵、部分听力丧失或耳朵出现排泄物等症状,就应该考虑是不是患了小儿中耳炎。严重的情况下,耳内渗出的积液如果留存达3个月,患儿就可能丧失部分听力。

  2、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鼻、耳道的卫生。

  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外一侧。但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清洗外耳道时,要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同时将耳屏想前方推,棉签动作要轻,不要向上方挑动。

  特别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现在还有不少家长用偏方治中耳炎,也就是将某些中药或药片磨成粉吹进耳朵里,这是很危险的。如果宝宝出现异常,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

  儿童中耳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儿童中耳炎是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果久拖不治,就有可能造成耳鸣耳聋!这样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我们只有全面的了解儿童中耳炎的疾病常识,才能对该病有一定的掌控度。

  了解中耳炎病因,可针对性治疗儿童中耳炎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与鼻、咽管相通。所以,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

  2、细菌感染: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3、躺着喝奶:研究报告称:婴儿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

  4、疲劳、免疫力下降: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规律、饮食营养均衡再加上适量运动对于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儿童中耳炎的常见症状,早期发现病情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长期不被察觉。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警惕:儿童中耳炎类型不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儿童中耳炎医学上被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分泌性中耳炎)两种。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治疗方法也会不同,患者要去医院检查清楚,对症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