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术后复发怎么办?
鼻息肉术后复发比例高吗?
国际有相关研究认为,对伴有鼻息肉的鼻窦炎患者,第一次手术后随访12年,大约80%的患者复发,其中大约37%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同时也可以看出即使复发了,也有大约43%的复发患者是不需要再次手术的。那么在国内,北京同仁医院的研究团队,对387例鼻息肉病人进行了息肉切除手术,术后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密切随访。两年后,45%的病人恢复得很好,息肉没有再复发。另外55%的鼻息肉患者在两年内陆续出现了复发。
什么原因导致鼻息肉术后复发比例如此之高?
北京同仁医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2015年《美国鼻科学与变态反应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给出了一项答案。该项研究对387例鼻息肉病人进行了息肉切除手术,所有的切除息肉标本进行病理学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在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息肉在显微镜下微观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复发的鼻息肉组织往往在显微镜下可见一种特殊的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大量增多。而且随着该细胞的增多,病人的复发风险相应增大。当鼻息肉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占所有炎症细胞的比值超过27%的时候,病人在两年内复发的风险将在95%以上。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等待科学家们去逐步揭秘。
面对如此之高的复发率,我们该怎么办?
首要的治疗目的是达到和维持临床控制,2012年的欧洲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指南中,将临床控制定义为帮助患者处于一种疾病状态,就是在仅仅需要局部医学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具有健康或基本健康的鼻腔黏膜且没有恼人的临床症状。为了达到这个治疗目标,我们需要包括手术在内的一系列长期的规范治疗,包括手术、术前、术后进行严格的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所以,让鼻息肉患者可以安心的是大部分患者经过长期的规范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控制的治疗目的,但同时针对复发性鼻息肉的治疗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复发性鼻息肉是需要患者和医生通力配合、共同面对的一种疾病。
手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什么情况下需要再次手术?
手术目的是通过开放关键区域并且保留鼻窦黏膜来重建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所以说对于复发性鼻息肉患者,手术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是一个开始。手术发挥的作用一方面是切除病变,另一方面是为鼻窦开放、通畅引流以及帮助药物直达患处,奠定解剖学基础,从而使药物治疗事半功倍,达到最佳用药效果。而当经过最大程度的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仍然得不到改善,不能达到临床控制的时候,被认为需要再次手术。
鼻息肉有什么症状?
鼻息肉是由鼻部粘膜长期水肿所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鼻息肉伴有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头痛等,鼻息肉危害比较大。那鼻息肉患病的人群比较广,儿童同样也不能幸免。那么,患上鼻息肉一般有哪些症状?
鼻息肉一般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一、持续性鼻塞,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并伴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等。
典型症状二、出血性息肉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如果是粘液性息肉则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纤维性息肉则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
典型症状三、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
典型症状四、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治疗可致鼻背增宽为“蛙鼻”。
鼻息肉不仅仅只是流鼻涕的小问题,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造成其他器官的损害,那些生长较快、体积巨大的息肉,会挤压破坏鼻窦壁或鼻腔顶壁,继之侵犯眼眶、额窦、前颅窝、蝶窦和中颅窝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