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 引起中耳炎的几种原因

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 引起中耳炎的几种原因

2017-07-22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得了中耳炎往往会有耳鸣、耳痛、听力受损等症状表现,如果没有得到合理规范的治疗,容易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甚至生命危险。所以一旦发现中耳炎相关的什么症状变现,最好到正规的耳鼻喉专科诊查和做相关治疗。

  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

  ◆早期检查: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中期检查: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辩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

  ◆晚期检查: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恢复期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中耳炎症状主要有:

  ◆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中耳炎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有时会间断一下再次出现。

  中耳炎一般是怎么引发的

  急性中耳炎是因为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性产生炎症,一般源于咽鼓管途径感染。感冒很容易引起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病菌入侵中耳引发中耳炎。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这都是一些常见的病菌,所以预防中耳炎发病得先预防感冒。

  拎鼻涕方式不对会导致中耳炎。拎鼻涕时两手指捏住鼻翼两侧用力拎,这种方式是错误的,原为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与细菌,用力拎住两侧鼻翼鼻孔,会致压力于鼻后孔,导致鼻涕从鼻后孔挤出致咽鼓管然而引发中耳炎。

  游泳时千万不要将水咽入口里,因为水可以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外伤引发的鼓膜穿孔严禁任何水滴液体,会影响伤口愈合,若出现类似情况可使用消毒棉球塞住外耳道可以避免中耳炎发生。

  引起中耳炎的几种原因

  一、咽鼓管感染呼吸道感染后,鼻咽部分泌物可因擤鼻、吞咽及呕吐等进入鼓室,也是造成中耳炎最多见的途径。小儿发病率高的原因:

  1、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

  2、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

  3、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

  4、小儿多患增殖体肥大和管周淋巴结炎,易阻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而致发炎;

  5、小儿处于萌牙期,经常食欲不振,局部肿胀,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于感染其他疾病;

  6、先天性唇裂、腭裂致腭咽功能不良,易引起咽鼓管感染,而鼓室内粘膜下胚性组织多,抗感染力弱。增殖体、鼻息肉等手术,由于出血和填塞物过久,亦易引起鼓室感染。

  二、外耳道感染比较少见,如战时火器震伤,挖耳损伤,拳击和跳水引起鼓膜破裂后感染。

  严重的外耳道炎,久之鼓膜糜烂溃破亦可引起鼓室感染。

  三、血行感染最少见,急性重度传染病和脓毒血症,细菌经动脉直接进入鼓室,亦可由静脉血栓感染而进入鼓室。对中耳炎不可掉以轻心,当孩子患了中耳炎时,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尽早治疗,以避免中耳炎引发严重并发症。在中耳炎根除后,如果听力没有恢复或者听力损失比较多,那么您就要尽快选配助听器了。通过科学验配助听器后,要遵从验配师的指导来佩戴助听器,相信一定可以给您带去幸福的生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