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死区与助听器选配
耳蜗死区(dead zone)概念由英国著名听力学家 Moore 在2000年提出,引起听力学界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不同形式的基底膜的振动,基底膜的每个位置对特定频率有最好的调谐振动。
耳蜗死区的定义为:内毛细胞和/或毗邻神经不能正常工作的区域,从而使这些区域基底膜振动产生的信息不能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即基底膜上具有特征频率的位置不同于该纯音频率应在的位置,简而言之,死区是指耳蜗中内毛细胞和/或听神经功能严重障碍的区域。
纯音听阈超过70dB即提示存在耳蜗死区的可能性,但我们不能通过纯音来诊断确定,真正确定耳蜗是否存在死区要通过专门的专项测试,这项测试已在2004年在剑桥大学被设计开发出来,TEN(阈值均衡噪声测试),测试方法本篇文章不做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频重度陡降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如果确定是耳蜗死区引起的,那么纯音阈值可能是不真实的,因为在高频区的毛细胞可能已完全死亡,所以,验配师要做的不是在最坏的阈值提供最多的增益和输出,而是要强调听力损失由好变差的过渡频率区的放大,给最坏区提供较少的增益,也就是说,要放大听力损失的斜坡部分,而不是最差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