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知识│外耳道异物的危害有哪些?
外耳道异物的危害有哪些?
耳鼻喉医院专家介绍说外耳道异物指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外耳道异物的危害极大,重视治疗外耳道异物才是正确的做法。
外耳道异物的危害极大
1、耵聍栓塞: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具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可分泌耵聍,即人们常说的耳垢或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物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可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而排出耳外。但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就会逐渐积结成团而形成耵聍栓塞。引起的常见症状是堵塞外耳道而导致听力减退,并可能有耳痛;部位过深刺激鼓膜者可发生耳鸣、眩晕。检查时可见外耳道内有黑色或棕褐色耵聍块,质软如蜡,或坚硬如石。
2、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小儿,成人也可发生。多因挖耳或外伤遗留,及虫类侵入而造成。异物可分为非生物类、植物类和动物类。若异物小而无刺激者,可久存而无症状。异物大者可阻塞耳道引起听力下降及发胀感。有时引起眩晕、耳鸣和耳痛,或造成皮肤破损。一般情况下,检查较易发现异物。
3、外耳道红肿溃烂:常见病变为外耳道疖和弥漫性外耳道异物,中医分别称之为耳疖和耳疮。前者表现为局限性红肿,疼痛明显,突起如椒目或顶现脓点,后者则为弥漫性红肿、溃烂,黄白色分泌物较多。
4、外耳道积脓:脓液可能由于外耳道本身病变所致,也可能由于中耳病变脓液自鼓膜穿孔处流出积留于外耳道内形成。一般说来,脓液质粘者,多为中耳疾病;不粘者,多属外耳疾病。外耳疾病见于外耳道疖、弥漫性外耳道异物和外耳湿疹,中耳疾病主要是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5、外耳道狭窄:除先天性原因外,常由于弥漫性外耳道异物和外耳湿疹之慢性者,导致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发生狭窄,常会影响听力。
6、外耳道骨段后上壁塌陷:常提示为外耳道胆脂瘤存在,或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形成。
7、外耳道新生物:良性肿瘤有外耳道乳头状瘤,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骨疣,血管瘤,纤维瘤,耵聍腺瘤等;恶性肿瘤有腺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另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导致鼓室内有息肉生长,息肉从鼓膜穿孔处脱出形成外耳道赘生物。
若不幸患上了外耳道异物,就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该如何治疗呢?
外耳道异物有时候也是需要通过局部的治疗来缓解病情的,而西医则主要会采取一些局部的清洗以及涂药的方式来治疗。
而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外耳道疖肿及急性外耳道异物的病因多为肝胆湿热,循经上蒸,结于耳窍,气血失和,逆于肌肤,血凝毒滞而成,或因挖耳损伤耳道,风热邪毒乘虚而人,或因污水入耳,脓耳之脓液浸渍,染毒而诱发。
所以在进行急性外耳道异物的治疗过程中,会有一些外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四步骤:清洁、滴药、吹药以及涂敷这几种方式。其中涂敷法治疗即为用中药药膏涂于局部的治疗,结合急性外耳道异物病因的中医理论,认为本病治疗应以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疏通经脉,泄热止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