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毒性药物是主因
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药物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
儿童容易患感冒发烧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用药几率本来就比较高,而由于家长的疏忽,用药时间长的隐患,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肾功能不健全,对药物排泄能力差,加上儿童的内耳及听神经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耳毒性药物比较敏感,更易发生药物性耳聋。因此,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勿病急乱投医,应及时找专业儿童医生,切记盲目用药。
耳毒性药物大全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
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阿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
包括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盐
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利尿剂
常用的有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抗肿瘤药物
如顺氯氨铂、2—硝基咪唑、长春新碱、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中药
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以上这些对听觉系统有毒的药物超过一定的累计剂量时,常常可引起内耳和听觉系统中毒,
儿童先天性耳聋病因多
1、遗传性因素
父母有先天性耳聋,孩子易患此病。但并非所生子女全是耳聋。其次,近亲结婚也可造成先天性耳聋。
2、孕期导致
孕期母亲使用了耳毒性药物,药物可通过胎盘进行胎儿的体内,导致胎儿第七颅神经中毒而引发耳聋。母亲在孕期若受过深度麻醉的,也会造成胎儿听力损害。
3、疾病损害
父母一方若患有性病,如淋病、梅毒等,可诱发孩子先天性耳聋。母亲在妊娠三个月内患有风疹、弓形虫感染等,病毒可经胎盘而对胎儿构成威胁,引起内耳发育畸形,导致耳聋。
4、分娩过程
母亲在分娩的时候,产钳使用不当会损伤孩子的听觉器官。
儿童耳聋预防方法
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预防儿童耳聋,有耳聋家族史的男女双方以及近亲应避免结婚生育,准妈妈孕期应注意防病,也不要轻易使用胎教音乐,儿童要慎用耳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