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阿姨已是花甲之年,数天前的一个早晨她翻身起床准备做早餐,刚一站起来只觉得眼前物体一阵旋转,便直挺挺地倒在床上,有想恶性呕吐的感觉。想着在床头靠一下也许能缓一缓,却惊奇地发现平整的床在自己眼中是倾斜的,这可急坏了她。
老伴过来扶她准备正上医院,可站起来走几步之后眩晕的感觉又好了些,于是她试着在家再观察几天。说来也怪,那几天里别的时候都好好的,可每逢低头切菜、洗衣服时这头晕又来了,虽然持续时间只有几秒钟,但把她吓得不轻,于是送往医院就诊。
出现头晕通常大家想到的是脑血管病、颈椎病或是高血压病的问题,吴阿姨也不例外,到了医院直冲神经内科。可是她的症状没有四肢无力、言语不清、看东西模糊的症状,而且血压只是在头晕紧张后才有所升高,平时都控制得很好,只有在每逢低头切菜、洗衣服时才出现头晕。
经过检查后神经内科医生基本排除了脑血管、颈椎、高血压等原因造成的头晕,并且怀疑会不会是耳石症,于是转到耳鼻喉科就诊。果不其然,经过体位试验确定,正是耳朵里这小小的“石头”造成了头晕。治疗的方式是手法复位,这个方法根据耳石的部位因人而异。主治医师让吴阿姨平躺在治疗床上,托着她的头通过“躺下、坐起、躺下、转身”等一些列类似于仰卧起坐运动的手法复位治疗,逐步调整了耳石的位置,半个多小时感觉好多了。
耳石症跟吴阿姨这头晕有什么关系呢?专家介绍,耳石是控制人身体平衡的前庭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的耳石在三个半规管和前庭的球囊椭圆囊中,它的个头非常小,通常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它发生脱落移位时(头位快速变化时)就会导致眩晕或头晕,出现耳石症的表现。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老年女性为高发人群,有时与头部外伤有关,易复发,但也可自愈,所以患者不要恐惧。耳石症导致的单纯眩晕与脑血管性眩晕是有区别的,其眩晕发作通常是在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下发作,而且时间较短一般发作时间在几秒到几分钟,一般不同时伴随听力下降。少数突发性耳聋和梅尼埃病的患者也可并发BPPV,造成诊治困难。
专家介绍,单纯的眩晕症状中,耳石症是发病最高的,通过手法复位就能够治愈,一般一次可见效,个别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才能治愈,有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反复练习后头昏感才能慢慢消失。手法复位的方式对于医生的经验和手法技术要求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