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谨防“水痘”,及时接种疫苗
水痘传染性很强,易发生于托幼机构、小学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结痂均有传染性,通过飞沫或者接触水痘患者的水疱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都可被传染。
有不少家长反映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映,现在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该如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又该如何做好护理的工作。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出疹前12天到皮疹全部结痂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腔飞沫经空气传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传染。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一般幼儿园、学校或家庭内传染较多,感染率为90%。一般来说,凡是没有得过水痘的人都容易患水痘,但十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传染,占发病总数的90%以上。因此,小学和幼儿园应特别注意预防水痘暴发流行。冬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家长应注意预防。
水痘传染性很强,易发生于托幼机构、小学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结痂均有传染性,通过飞沫或者接触水痘患者的水疱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都可被传染。
李斯特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简称“李斯特菌”)所致的疾病,是危害最严重的食源性疾病之一,主要通过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而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72天。
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首先家长要引起重视,告诉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自己或老师。发现有人呕吐不要围观,提高自我防病意识的同时,及时向老师反映。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病。患了水痘的人,通常会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最初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还会成片出现,最初出现于身躯,然后向面部和四肢散布,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
为了给水痘防控和免疫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2014至2015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就联合广州、河源、佛山等地的疾控中心,在发生水痘疫情暴发的4所学校对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4所学校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分别为48%、31%、50%和61%,总体保护效果仅36%。而接种了2剂次水痘疫苗的十几个孩子,均未感染水痘,保护效果达100%。
水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是通过吸入含有水痘病毒的水疱液的气溶胶,或者吸入患者排出的呼吸道分泌物。水痘传染性强,患者家庭内易感者感染率可以达到61%-100%。儿童普遍易感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主要感染者是15岁以下的儿童和婴幼儿。成年人身体遇到某些疾病或疲劳使免疫功能下降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有机会乘虚而入,以前没得过水痘的人会因此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