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感染引发人类和动物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尽管狂犬疫苗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但对于未注射疫苗的感染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每年全球仍有5.5万名患者死于狂犬病。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红艳研究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唐青研究组合作,通过分析不同毒力狂犬病病毒的毒株感染的乳鼠和成年鼠,发现狂犬病病毒感染后期即濒死前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并与显著升高的趋化因子CCL5紧密相关。科研人员再通过向其脑部注射外源性趋化因子CCL5,发现CCL5促进免疫细胞通过FAK/AKT的信号通路,定向迁移至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促炎因子产生,并加重神经细胞的凋亡。
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利用外源性趋化因子CCL5的拮抗剂即Met-CCL5处理狂犬病病毒感染乳鼠或成年鼠后,显著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进而延长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
(实习编辑:罗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