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传染病新闻 > 夏秋为蚊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多发期

夏秋为蚊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多发期

2014-08-2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传染病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最近多为阴雨潮湿天,传染病发生的几率也更加高。从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的监测情况来看,最近要关注的传染病有两类:虫媒传染病以及肠道传染病。

  1

  埃博拉出血热

  最近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的就是埃博拉出血热。截至8月11日,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累计报告病例1975例,死亡1069例。目前我国国内尚无病例。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大的病毒性疾病,病死率高达50%-90%。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急性传染病病毒。早在1976年这种病毒就出现了,它通过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传播。感染上这种病毒以后,患者会先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如高烧、头痛、呕吐等,随后患者会出现腹泻以及眼睛、耳朵、鼻子出血,最后痛苦地死去。这个过程往往不到一星期的时间,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途径十分有限,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死亡感染者的尸体。”台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常玥提醒,由于现在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所以人们一定要避免接触传播。

  虽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在西非地区迅速蔓延,但国内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做好阻击疫情入境的防控措施。市疾控中心提醒公众无需恐慌,预防被感染最关键的是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避免前往疫区,减少与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尤其是近几周从疫区回来的。只要注意好平时的个人卫生,少接触病人,平时在野外尽量不要接触一些灵长类的动物,注意好这几点一般不会感染埃博拉病毒。如发病前3周刚从西非回来,且出现高烧、呕吐、腹泻等疑似症状,请即赴当地医疗机构就诊。

  2

  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登革热症状表现为头痛,发热,全身痒,面、颈、胸部潮红。典型的登革热症状比较容易表现在较大孩子或成人身上,具体表现为:剧烈头痛、后眼窝痛、骨头关节或肌肉痛;发烧3—4天后身上出现红疹;发病期间全身发痒。有以上三项的其中一项症状,就算是疑似登革热病例,须在24小时内到医院检查。

  蚊虫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而在我们台州地区就有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因身体和腿部有白斑而俗称“花蚊子”,主要孳生在轮胎、井口积水、盆栽

  植物积水、花盆积水和树洞等中。

  预防措施:

  常玥介绍,预防“登革热”的传播和流行其实并不复杂。一方面,个人要做好防蚊准备。如果到疫区去,要注意穿长裤长袖衣,还要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蚊药;在居住的房间内要准备灭蚊药,必要时可点蚊香,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另一方面,要从环境上采取严格的措施控制蚊子传播疾病,对从疫区来的人和交通工具要进行全面的灭蚊处理,防止“登革热”的入境。再者要注意平常生活中清除蚊子孳生地,如积水的花盆、轮胎要定期更换和清除积水,填补树洞和积水的坑洼路面等。

  3

  流行性乙型脑炎

  眼下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高发季节。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

  预防措施:

  乙脑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预防乙脑,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乙脑疫苗,儿童需在8月龄和2岁时各接种一次,如果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两剂次),应尽早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咨询。

  此外,个人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家里要安装纱门、纱窗,做好防叮咬的个人防护,睡觉时使用蚊帐,点蚊香或涂抹驱蚊水;避免在草堆、灌木丛和林间坐卧休息;随时注意检查身体上有无虫子叮咬;野外住宿应选择地势高或干燥的地方搭建工棚或帐篷。

  4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是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常玥介绍,近期仍然是手足口病的多发期,家长千万别忽视预防工作。在目前没有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做好个人卫生仍是预防主要手段。家长们应积极主动防控,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尽最大限度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或避免手足口病病死率。

  5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很大,多见于夏、秋季。传播范围以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临床以吐泻大量米汤样排泄物、严重失水、肌肉痉挛及尿闭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台州近几年仅有散在病例发生,今年截至目前并没有出现病例,但是接下来是台风期,台风“后遗症”,例如洪涝,可以使得传染发生,从而发生肠道疾病,所以接下来对于霍乱的防范仍旧不可以松懈。

  6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患者开始感觉疲倦、无力,不思饮食,常有肚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接着就发高烧,约两周左右才逐渐退烧。发病的第二周,病人身上还会出现一些淡红色疹子,脾脏会肿大。病重者还可能有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说胡话等症状,后期还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

  7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惊厥、昏迷、休克。全年发病,以夏、秋两季最多见。

  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进行传播,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病从口入”,因此,重视饮食卫生,能有效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常玥提醒,“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这十二个预防疾病的字不单单要记住,更要做到。

  具体措施包括:注意食物的储存时间,应尽量缩短存放时间,防止微生物繁殖,特别是熟食,应尽快吃掉;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用具,如砧板、刀、碗等进行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传播媒介。

  家长要给小孩子勤洗澡、勤换衣,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空气清洁。天气好的时候,经常暴晒小孩的玩具、被褥和衣服,进行消毒。同时尽可能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实习编辑:罗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