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一种比较高发的疾病,特别是儿童最是容易感染登革热病毒,儿童对于预防蚊子的不是特别的熟悉,而且儿童经常喜欢到外面玩耍,总是难免会被蚊子叮咬。在加上儿童的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弱,遇到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以后,就会被感染,而且儿童感染以后,发病都是比较急的。那么,登革热症状儿童表现是如何呢?
登革热症状表现:
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
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登革热治疗方法
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维持水电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以上就是关于登革热症状儿童的相关介绍。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儿童,只要感染了登革热病毒以后,身体所表现的症状都是很相似的,早期的症状都是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发展成严重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