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治疗方法 > 乙肝用药监测 只看病毒量怎么够

乙肝用药监测 只看病毒量怎么够

2018-11-10 来源:乙肝病毒携带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核苷(酸)类似物是慢乙肝治疗最常用的药物,目前在国内上市的主要有5种: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ADV)和替诺福韦(TDF)。

核苷(酸)类似物是慢乙肝治疗最常用的药物,目前在国内上市的主要有5种: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ADV)和替诺福韦(TDF)。

虽然这类药物的安全性远远高于干扰素,但在乙肝治疗的长期用药过程中,仍会有不良反应发生。因此,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监测尤显重要。

说到监测,常见的肝功、两对半、病毒载量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仅仅监测这些就够了吗?快来看看下面的快问快答,说不定能帮你发现知识的盲区。

Q1: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安全性主要监测些什么?

A1:主要监测肾损害、Fanconi综合征、低磷性骨病、肌炎、横纹肌溶解、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Q2:前述5种核苷(酸)类似物,它们的监测指标一样吗?

A2:使用核苷酸类药物(ADV/TDF)治疗的患者需监测血肌酐、血磷等指标。使用核苷类药物(ETV/LdT/LAM)治疗的患者需监控CK或LDH、淀粉酶等,仅对伴有肾损害高风险的患者监测血肌酐。

Q3:核苷酸类(ADV/TDF)药物比核苷类(LAM/LdT/ETV)药物更容易引起肾损害吗?

A3:核苷类药物的肾毒性<核苷酸类药物肾毒性。在核苷酸类药物中,TDF肾毒性<ADV肾毒性。

Q4:哪些人群是肾损害高风险的患者?

A4:有失代偿性肝病、肝硬化、肌酐清除率<60ml/min、同时合并高血压、蛋白尿、糖尿病、活动性肾小球肾炎、实体器官移植等的患者。他们在治疗期间更容易出现肾损害。

Q5:核苷(酸)类似物是如何导致肾损害的?

A5:主要通过损伤细胞线粒体而导致肾损害。细胞内药物浓度超出标准阈值时,会抑制线粒体mtDNA聚合酶,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ATP生成,导致细胞损伤。

Q6:它们主要是损害肾脏哪一结构?

A6:肾小管。

Q7:有没有一些更加早期的指标可以帮助提前发现肾损害?

A7:早期标志包括高磷盐尿、葡萄糖尿、β2-微球蛋白/氨基酸尿、TmPO4/GFR等。

看了以上快问快答之后,你可能还存有一些疑问,比如,为啥核苷酸类药物比核苷类药物更容易引起肾损害?为何同为核苷酸类药物但TDF肾毒性小于ADV?肾损害高风险患者的药物选择和用药监测有何不同?老人、儿童、妇女、肝硬化、肝癌患者,或高病毒载量患者是否有额外指标需要监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