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预防措施 > 没症状的乙肝别大意 定期随访很必要

没症状的乙肝别大意 定期随访很必要

2018-11-09 来源:乙肝病毒携带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病程漫长,大多数病友终身会安全度过,少部分则会有可能出现问题也可能不出现问题(黄疸肝炎,肝硬化失代偿,肝癌),极少部分是一定要出问题。

慢性乙肝感染具有以下特征:

1.病程漫长,大多数病友终身会安全度过,少部分则会有可能出现问题也可能不出现问题(黄疸肝炎,肝硬化失代偿,肝癌),极少部分是一定要出问题。不同病友的自然史结局不同,但是在开始阶段却又非常相似,难于提前预测风险,非常容易导致医疗干预的过度化。尤其在出现黄疸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之前少有特殊症状,而一般性非特殊性症状却很普遍存在如肝区不适,消化不良,面色不好,口苦,乏力,脾气烦躁,腹泻,便秘等等。

2.实验室检查在判断病人病情和观察病人感染自然史特征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通过肝功能检查,发现转氨酶ALT的升高可以提示医生和病人病情的潜在活动,不做检查是不知道的;只有通过HBVDNA检查才能知道体内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的变化;只有通过做HBVM,根据e抗原的变化间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与乙肝病毒相处的关系是谁强谁弱和是否稳定;只有通过体检和B超,CT等的动态检查才能间接了解疾病慢性进展的速度和程度;只有通过B超,CT等结合甲胎球蛋白AFP检查才能及时排除或发现原发性肝癌。

3.单独从非特异性症状或单独从某次化验检查结果角度,往往难于解读乙肝的病情程度和趋势,任何症状体征和化验检查结果的意义孤立分析是意义有限且很局限的,而且非常容易导致误判。因为作为医生和病人,我们都关心的是病友目前情况与远期预后的关联,即与今后发生肝硬化,肝癌等高危事件的联系。这方面是病人很难学习和掌握的,因为这些判断经验需要从群体角度和从动态角度来解读,离不开医生的经验,现在很多病友自己给自己做医生,风险就是在这里。

4.只有长期的动态观察与随访,才能依靠上述检查手段和病友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体征来帮助医生评估具体病人的病情程度和趋势,如临床诊断亚类等,并及时针对评估意见和病友一起沟通来共同进行病人预后风险的评估和干预措施的调整。因为在病程的起始阶段,大家是一道出发的,在乙肝自然史的不同阶段,病人的表现就会出现个体分化,只有到一定年龄阶段如30-35岁,有了至少10-20年的病史变化观察,医生才能初步预判病人的诊断亚类归属,特别是属于携带者范畴还是肝炎范畴,是普通肝炎范畴还是高危人群范畴,不同范畴病人的病情监测内容和目的就会不同。

5.只有接受固定医生的随访,才有可能保持长期规范随访的可能性,才能准确判断病人的临床诊断亚类

可以说,对于在专科医生,完成上述工作,不存在知识性的障碍,主要是行动方式的受限。缺乏稳定的医患持续合作的背景,想花最少钱把病防控的最好是不可能的,可惜现在就是急功近利的年代。作为医生,作为病人,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