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流感 > 【专家讲坛】卢洪洲教授谈人感染H5N6禽流感及其防控

【专家讲坛】卢洪洲教授谈人感染H5N6禽流感及其防控

2018-07-30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日我国广东连续出现两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就网友关心的问题,健康报记者张磊采访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

 导读:近日我国广东连续出现两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就网友关心的问题,健康报记者张磊采访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

 
张磊:目前全球已发现了6例H5N6病例,为何全部出现在我国?这是否与人种相关?如果与人种无关,又该如何解释?此外,目前仅有广东、四川和云南出现了病例,从地理分布上看,是否有关联性?
 
卢洪洲教授:国外也有报道,包括我们的邻国越南也分离出该病毒的报道,但是,我国大陆分离到的H5N6病毒亚型为高致病性,现有的资料只能说明病毒致病性增高而非与人种有关,尽管目前死亡病例仅限于我们国家,但是相互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均是散发个案。
 
张磊:资料显示,2014年出现了我国2例H5N6,2015年出现了3例,而今年年初就已经出现了1例,这是否意味着H5N6有可能在今年存在现集中暴发的可能?
 
卢洪洲教授:不可能暴发,因为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具备人间传播的能力。我国的不明原因肺炎传报体系健全,个别病例也能及时发现。
 
张磊:这次深圳的患者从入院到死亡仅仅2天,病情进展非常快,这能否说明H5N6比H7N9更为凶险?在患者的救治方面,目前采取的是哪些措施?是否有特效药,还是仅仅做对症治疗?
 
卢洪洲教授:死亡患者出现重症才进行相关检测,故不是早期发现。没有及时应用特效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是关键因素。
 
张磊:甲型流感病毒是依据病毒表面的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酶(N)来命名,截至目前共发现H有18个亚型,N有11个亚型,就是说会有198种组合,那么目前已发现的有多少种组合?在致病强度方面是否有规律?
 
卢洪洲教授: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病毒表面的2个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血凝素有18个不同的亚型(H1-H18)和神经氨酸酶有11个不同的亚型(N1-N11)。理论上是有如此多的亚型,但是,目前鉴定出的亚型仅是少部分,仍有众多亚型会不断出现,不同亚型致病性不同,我们只有等到其新亚型出现才能明确致病性强弱。目前发现除了甲型流感病毒H17N10亚型和H18N11亚型仅感染蝙蝠外,所有已知的其他甲型流感病毒亚型都可以感染鸟类。只有两个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即H1N1亚型和H3N2亚型)目前正在人群中流行。其他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可以感染动物,导致动物生病,例如H7N7亚型和H3N8亚型病毒感染马、H3N8亚型病毒感染狗。
 
张磊: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显示,此次深圳发现感染人的基因来源比较复杂,至少经历H5N1流感病毒与H6N6流感病毒的重配,然后重配的H5N6流感病毒再与H9N2流感病毒重配,产生目前感染人的H5N6流感病毒。如何对这一结果进行解读?是否说明病毒重配越发频发,人类对其越发失去了控制力?
 
卢洪洲教授:病毒重配是其自然规律,新病毒出现需要时间与空间环境条件,其中人-禽密切接触是病毒重配的常见原因,所以,关闭活禽市场、科学改造禽类养殖-流通方式不仅可以预防禽流感,而且可以有效预防新型流感病毒的出现。新病毒出现,我们以往没有相应的抗体,则容易发病。
 
张磊:目前H5N6是否有人传人的可能?检测试剂的研发是何情况?
 
卢洪洲教授:目前无人间传播,检测仍是核酸序列分析。
 
张磊:是否有研发相应疫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不必研发疫苗,那么公众选择何种方式就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被感染?
 
卢洪洲教授:个案病例发生我们仍要提高警惕,可以储备疫苗研发的技术,但是,目前没有必要生产该疫苗。大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不要与活禽接触。
 
张磊: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显示,此次深圳发现感染人的基因来源比较复杂,至少经历H5N1流感病毒与H6N6流感病毒的重配,然后重配的H5N6流感病毒再与H9N2流感病毒重配,产生目前感染人的H5N6流感病毒。如何对这一结果进行解读?是否说明病毒重配越发频发,人类对其越发失去了控制力?
 
卢洪洲教授:病毒重配是其自然规律,新病毒出现需要时间与空间环境条件,其中人-禽密切接触是病毒重配的常见原因,所以,关闭活禽市场、科学改造禽类养殖-流通方式不仅可以预防禽流感,而且可以有效预防新型流感病毒的出现。新病毒出现,我们以往没有相应的抗体,则容易发病。
 
张磊:目前H5N6是否有人传人的可能?检测试剂的研发是何情况?
 
卢洪洲教授:目前无人间传播,检测仍是核酸序列分析。
 
张磊:是否有研发相应疫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不必研发疫苗,那么公众选择何种方式就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被感染?
 
卢洪洲教授:个案病例发生我们仍要提高警惕,可以储备疫苗研发的技术,但是,目前没有必要生产该疫苗。大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不要与活禽接触。

卢洪洲教授简介:
 
卢洪洲,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内科学博士生导师、护理学硕士生导师,著名传染病防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兼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传染病科主任。曾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等。卢洪洲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各类论文360余篇,其中在国际权威杂志包括《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AIDS》等杂志上发表论著90余篇并担任多个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主编专业参考书10本、副主编专著8部。已获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获专利4项。先后承担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平台、“863”、“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美国盖茨基金、美国NIH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30余项科研课题。
 
卢洪洲教授作为著名传染病防控专家积极参与了乙肝、艾滋病、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09甲流、H7N9禽流感和埃博拉等多种重大新发和再现传染病疫情的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及国家疫情防治策略制定等各项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中国医药科技创新人物、团中央与全国学联“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奖励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文明职工、“创新之星”;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并行政记大功一次、上海市科委“明治乳业科学奖”;美国肝病学会-亚太肝病学会奖、艾滋病国际倡导联盟“精忠奖”。2014年,作为中国首批援塞拉利昂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的医学专家,并担任培训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因其做出的巨大贡献获得了“影响中国”2014年度科技人物的盛誉,并于2015年3月获“最美援外医生”殊荣。
 
卢洪洲教授业务擅长:发热待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肝炎、艾滋病、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主要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发病机制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