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关于手足口病家长需注意的几个误区

关于手足口病家长需注意的几个误区

2018-06-10 来源:美吉姆佛山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不少家长以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是两码事,手足口病是更严重的一种疾病。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近年来家长们对手足口病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有些家长认为手足口不是什么大病,对此警惕度不高,而大部分家长则对此过度紧张,有点风吹草动就要上医院找医生看看,以求安心。这两种态度其实都不太可取。对手足口有个基本的了解,能让家长们从容面对,不至于手足无措。想必勤奋的爸妈们都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了,在这里给各位复习一下有关手足口病需注意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是两码事

不少家长以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是两码事,手足口病是更严重的一种疾病。这种观点并不正确。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的一种类型),肠道病毒的某些血清型以及埃可病毒也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而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柯萨奇病毒A组16、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引起,两者的病原可以说是“几乎相同”,它俩就是一对“兄弟”。

这两种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手足有无皮疹,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咽峡部的红点、晕斑、疱疹、溃疡,手足口病除了口腔外,手足、臀腿等部位都可见皮疹。部分重症手足口病可以没有皮疹,仅表现为口腔黏膜改变,因此临床上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都应“一视同仁”。

误区二:对孩子亲亲抱抱不会传播手足口

家长日常对孩子的亲密举动是有可能传播小儿手足口病病毒的。因为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粪口传播,还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如果患者便后不洗手或者接触手足口病的孩子的大便没有处理好,病毒可能就会被带到环境中,通过亲密的接触,把病毒带给其他的孩子。想要避免病毒的传播首先要勤洗手。

误区三:"清热解毒"就能预防手足口

容易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体质一般比较弱,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些孩子大多属于肺脾虚的体质。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脏腑功能还处在稚嫩的状态,而清热解毒的药物大多性味寒凉,易攻伐正气,如果滥用清热的药物,反而伤了脾胃,正气亏损,更易感邪。日常生活中也不应滥服凉茶等清热的药物,不仅达不到预防的作用,还可能弄巧成拙。

比起给孩子“清热解毒”,注意调理孩子的消化更为重要,“脾胃伤、百病生”,消化好了,抵抗力自然好。当孩子出现口气重、舌苔厚、胃口欠佳、大便不好,往往提示孩子积滞了,应予饮食清淡,可以予谷芽、麦芽、山楂煮水服用。

误区四:手足口病死亡率很高

多数家长认为小儿手足口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病死率很高。事实上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小儿手足口病绝大多数属于普通型,具有自限性,可自愈,重症病例占少数,严重者可能会死亡。

尽管重症率低,但是家长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持续呕吐、嗜睡、易惊、肢体抖动(肌肉抽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情况,提示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应从速就医!

误区五:感染过一次可终身免疫

许多家长认为小儿手足口得过一次后不会再患,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小儿手足口是因为感染了肠道病毒引起的,而肠道病毒有几十种血清型,大部分的肠道病毒都有可能出现手足口的症状,就算感染过某一个肠道病毒,也可能对另一个血清型没有免疫力,所以有可能重复患病。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可预防或杀灭肠道病毒的药物。我国自主研发的手足口疫苗虽然只能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但是大多数重症手足口都由EV71引起,接种疫苗可降低重症发生率。日常生活中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开窗、晒衣被等也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