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小孩手足口病,专家十问十答

小孩手足口病,专家十问十答

2018-06-03 来源:王府健康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每年4-6月,家长老师就会发现孩子手上、脚上还有嘴巴里会长水疱,这就是常见的手足口病症状。这个季节,通常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常“攻击”5岁以下的宝宝,会引起发热、皮疹等,严重可致死亡!

一、手足口病是一种什么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二、足口病什么时候高发?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三、哪些症状要注意?

1、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部分病例无发热。

2、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3、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家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

4、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

5、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四、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的而感染。患者发病后一周内的传染性最强。

五、哪些人群易感染手足口病?

1、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2、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

3、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六、手足口病的症状变现与处理方式如何处理?

轻症表现:轻症的手足口典型的表现就是手、脚、口腔处出现有特点的疱疹,患儿发病时,出现发热的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轻症处理:患儿感染轻症的手足口病,无需太繁琐的处理,因为本身它是一个病毒性疾病,有自限性,是可以自愈的。此时,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比如孩子出现发烧症状,应尽快进行退烧处理;孩子不吃东西,需注意补充电解质液;出现咳嗽了,应该对症吃一些止咳药。5-7天左右,孩子的症状逐渐减轻,疱疹消失问题就不大了。

重症表现:确诊手足口病以后,高烧3天以上,孩子体温没有下降的趋势;孩子出现很明显的、很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喘、喘憋、呼吸困难等;孩子出现精神反应不好、打蔫儿、叫不醒,甚至异常的兴奋;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说头疼,头晕,不舒服,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的,都是重症的表现。

重症处理:孩子确诊手足口病后,出现以上重症的表现,一定要马上送到医院,及时进行专业医疗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七、有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手足口病?

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单价疫苗,建议具体咨询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八、日常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很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并及时消毒被上述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表面或环境。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九、得了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限性疾病。跟感冒一样,没有特效药,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药、所谓的抗病毒药;患病期间,最重要的是做好家庭护理,等待自愈。护理包括以下饮食和伤口护理两方面:

饮食安排:嘴里的疱疹会让宝宝很疼,拒绝进食。妈妈可以给宝宝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咀嚼的食物,缓解不适。比如冰牛奶、冰淇淋。像热饮、酸性食物(柑橘类、番茄等)就暂时不要给孩子吃了。

伤口护理:手、脚长了疱疹,应保持该区域的清洁和裸露。用温水和肥皂轻柔清洗皮肤,并拍干。如果水泡破裂,可以局部涂聚维酮碘液消毒。

十、在家治疗或隔离要注意哪些?

1、健康监护: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2、居家消毒: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3、做好隔离: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